崇德治村的闪光足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3949
颗粒名称: 崇德治村的闪光足迹
分类号: D05
页数: 2
摘要: 曲阜市陵城镇曹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殿秀2002年,曲阜市陵城镇曹家庄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崇德治村谋发展为总抓手,加快了全村两大文明建设的步伐。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670 元,村党支部被评为市、镇“五好党支部”,村支部书记荣获市、镇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曹家庄村党支部团结带群众在崇德治村的道路上留下了串串闪光的足迹。通过卓有成效的崇德治村,把曹家庄村建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年实现大街小巷映花红,十年农村城市化。
关键词: 农村建设 党的建设

内容

曲阜市陵城镇曹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殿秀2002年,曲阜市陵城镇曹家庄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崇德治村谋发展为总抓手,加快了全村两大文明建设的步伐。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670 元,村党支部被评为市、镇“五好党支部”,村支部书记荣获市、镇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曹家庄村党支部团结带群众在崇德治村的道路上留下了串串闪光的足迹。
  一、崇德治村重规范“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在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中,村党支部狠抓制度建设,坚持村务公开,搞好宣传教育,从而树468 中共济宁年鉴立了村党支部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
  (一) 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支部的工作行为坚持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始终以优秀支部书记、劳动模范的标准为尺子,总结经验,汲取教益。支部书记半年向党员和群众代表汇报一次, 年底全面总结,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党员群众提出的经济建设、村庄规划、道路改造等合理化建议全部采纳。村党支部重点规范了村级事务决策程序,凡村里的大事,支部先研究决议,再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决定,然后分别交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审议后实施。
  (二) 坚持村务公开在村中建起了高标准的政务公开栏,定期向群众公开村务、财务。正是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十几年来,曹家庄村没有一起群众来信来访,成为市、镇的安全文明村。
  (三) 崇德治村,强化党员群众的素质教育首先利用广播经常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党员群众自警、自省、自励、自信、自强;其次,召开村民总结表彰会,对在年度内各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党员、干部、群众分别进行总结表彰,每年表彰奖励投资均在2000元以上,形成了人心思进、人心思上的良好局面;再次,组织村民召开人生讲评会,年轻人结婚典礼时,讲评邻里关系、孝敬父母传统美德教育等,老年人病逝开个悼念讲评会,寄托众人的哀思,用这种方法起到了鞭策先进、启迪后进的潜移默化作用。
  二、崇德治村要实干身教胜于言教。在崇德治村中大力倡导: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支部书记首先做好;要求党员做到的,支部成员首先做好;要求群众做到的, 党员要首先带头做好。重点可概括为四个带头:(一) 书记带头搞好门前卫生“三包”镇党委在曹家庄召开了文明街建设现场会,推广了村的这一做法。
  (二) 公益事业村干部带头筹资村党支部为群众办了四件实事(道路硬化、绿化,铸铁自来水管安装,填坑造地,新增变压器和变压器楼建设),先后投资25. 3万元。村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带头交款,党员群众积极响应,四项建设筹资全部到位。
  (三) 生产生活用电,书记带头先交村党支部采取了生产用电按各生产组户主、按用电度数收取后,集中交给村会计;生活用电按胡同门牌为序,轮流由各户主根据用电量收取后集中交给村会计,村会计与村电工汇总后上交供电站。这种运作机制,彻底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实现了“书记带了头,工作不用愁”,干部更便于大胆管理的良性循环。
  (四) 发展经济,书记带头勤劳致富虽然村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村党支部仍在思索着发展经济、富民强村这个问题,不断地从电视、报刊等致富刊物上搜集致富信息,向周围村队打听生财良方。当悉知石家村的一个农民养蘑菇发了财,村党支部就及时考察学习。认为蘑菇养殖技术简单易学,投资少,见效快。开始群众还有些担心,村党支部就先安排部分党员示范带动, 然后推广铺开。同时,又派专人外出培训取经, 负责农户技术指导并跟踪服务,还在兖州息马地市场找到了销售客户,仅养蘑菇一项,全村年增收28万元。
  三、崇德治村谋新篇一年来,在崇德治村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实现了两手抓出双文明的可喜局面。面对新形势, 村党支部将以新的工作思路,寻谋新的发展生机,在崇德治村的过程中,立足当前,规划十年, 减少重复投资,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增收渠道。农业规划设想是巩固和发展“五化”:农田耕作机械化,机电线路地缆化,水利灌溉节水化,农业结构产业化,农副产品商品化。 村庄建设的规划是巩固和发展“四化”:民房建设标准统一化,街巷路面柏油化,村容村貌整洁化, 村庄建设城市化。通过卓有成效的崇德治村,把曹家庄村建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年实现大街小巷映花红,十年农村城市化。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