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镇党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3452
颗粒名称: 陵城镇党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05
页数: 2
摘要: 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全镇现有党总支10个,党支部56个,党员 1785名。一年来,镇党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党支部换届、行政村合并圆满完成,效果显著。撤消管区,划分工作片,选拔优秀支部书记担任片长和副片长,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优秀干部,全镇呈现出人心思上、人心思干的局面。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年来培养发展党员29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280 中共济宁年鉴件7起,处分违纪党员6名。康达药业、康利源面粉、信合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工作概况

内容

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全镇现有党总支10个,党支部56个,党员 1785名。一年来,镇党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 党支部换届、行政村合并圆满完成,效果显著。 撤消管区,划分工作片,选拔优秀支部书记担任片长和副片长,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优秀干部,全镇呈现出人心思上、人心思干的局面。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年来培养发展党员29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280 中共济宁年鉴件7起,处分违纪党员6名。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 4亿元,比去年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30元,比去年增加 130元;实现财政收入822万元,比去年增长 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6万元,比去年增长 36%。
  (二)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化格局初步显现大旱之年粮食获得好收成。中药材、畜牧两大主导产业优势显著。新发展中药材1500 亩,总面积达到3000亩,成功承办了全市中药材科技大比武。畜牧养殖业呈现岀强劲的发展势头,全镇新建规模养殖场6个,养殖专业户达到 30多户,曹庄、东果庄等村的养殖小区初具规模。康达药业、康利源面粉、信合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 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土地流转机制有了进一步创新,租赁、反租倒包、转包等流转形式愈加规范。
  (三)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镇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1025户,从业人员达到6174人,注册资金74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2.8%、16. 3%和21. 5%,民营经济完成上交税金53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亿元,实施新上技改项目21个。企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圣地宝药业公司所有生产线全程通过国家科技部、农业部 GMP专家组的验收。企业改制稳步推进,民营经济工业园初具规模。腾龙巾被、金彩绒裘革制品、康达药业、康利源面粉、圣地宝药业、钢架结构等民营企业先后进园办厂。香港、台湾、上海、 江苏、济南、威海、济宁等一批外地客商先后落户陵城,投资兴业。
  (四)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再上新台阶以巩固文明一条街、创办道德展室和教育基地为主抓手,广泛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好媳妇、好婆婆,绿化、美化进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了“四五”普法教育,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投资近200万元,新建的派出所、法庭办公大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地处理了群众来信、 来访。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教育快速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5%。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巩固和加强,服务质量有较大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先后代表省和济宁市顺利通过了国家计生委和省计生委的检查验收。有线电视发展迅速,入户率比去年增长 15%,基本实现村村通,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创新与经验(一)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打牢农民增收的基础在调整中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用市场需求指导品种的取舍、技术的引进;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三是坚持农民为调整主体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使农民成为市场经营中的主体。
  (二)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架起农民增收的桥梁加强龙头企业是实施产业化的关键一环。 培植起一个“龙头”,就等于为农民营造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市场,就能引导农民在增收致富路上阔步前进。
  (三) 加快小城镇建设,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城镇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动作,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建设,构筑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格局。
  (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发展民营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 支持、放手发展。大规模、高质量地引进外资,千方百计启动聚集民间闲散资金。引导民营经济守法经营,照章纳税。
  (五) 落实配套措施,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一是科技配套,尽快把增产增效显著的重大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大面积应用到生产中去,把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生产,提高土地产业效益。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