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步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2201
颗粒名称: 五、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步伐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摘要: 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十九)按照组群结构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道路交通为纽带,以产业发展、项目布局、 小城镇建设为内容,科学布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经济布局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组织管理一体化,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推进全市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

内容

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十九)按照组群结构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道路交通为纽带,以产业发展、项目布局、 小城镇建设为内容,科学布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经济布局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组织管理一体化,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推进全市城市化进程。
  (二十)统一协调组群结构大城市范围内的规划建设以组群结构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各组成城市的建设。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建立市规划委员会例会制度和规划建设会商制度,对济宁、兖州、邹城、曲阜四城市的规划建设进行协调。曲阜市、 兖州市、邹城市辖区内的重要建设项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沿国道省道两侧建设项目,须经济宁市规划部门审定后报济宁市政府批准,防止搞走廊式经济带,使各组成城市按照组群结构大城市的规划要求进行建设和发展。
  (二十一)统筹布置区域内基础设施对组群结构大城市范围内的道路、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区域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共享。 参照城市道路标准,抓好四城市区间道路的建设与管理,尽快形成快速交通网络,实现区间道路的整体连接。
  (二十二)搞好组群结构大城市的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绿色通道的建设与管理,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加强四城市之间绿色通道的养护与管理,形成四城市间的绿网。加强区间河道绿化,沿河岸植树造林,搞好水环境保护,形成水体与绿化相结合的滨河绿化带。搞好塌陷地水面周围的绿化,建设由大片森林和湖面组成的 “绿心”,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度假区。加强城郊绿化,搞好城区周围生态防护林建设,形成绿色屏障。加强各组成城市内的绿化,着重搞好城区公园、公共绿地、湖堤河岸、主次干道、单位庭院、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形成以城区绿化为主体,以绿色通道为框架,以绿心建设为重点,点、线、面相衔接, 城乡绿化相结合,各具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
  (二十三)加强煤矿建设协调,搞好矿区环境建设把矿区建设、村庄搬迁、煤矸石利用、塌陷地治理纳入矿区建设规划,并与组群结构大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加强土地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搞好煤炭开采区地面塌陷综合整治和土地复垦工作,防止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压煤村庄搬迁的规划布局和综合协调,有组织地将居民迁入小城镇,或集中建设居民点。区域内的乡镇驻地和工矿点要按照小城镇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二十四)加快济宁市区建设,促进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和发展按照“优化西城,建设东城、开发北湖”的总体部署,加快济宁城市建设。西城优化主要通过实施“绿亮清”工程,着力疏解过于拥挤的市区, 营造宽敞优美的城市空间,搞好市区河道治理, 开发改造旧城区,在规划建设上.体现运河文化, 突出江南水乡特色。加强老运河两岸的规划建设,对城区运河两岸按照江南园林风貌逐段进行改造,抓好河道净化、绿化、美化,建成体现运河文化的风景线。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利用地租级差,推动城市土地功能转换,改善西城区环境。 东城区要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带开发,建设一片,完善一片,逐步形成新城面貌。加快东西两城道路建设,拉起道路骨架,使之互相连接,贯为一体。编制北湖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加快建设进度,使之成为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区。
  (二十五)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形成城市间明确的功能分区打破各组成城市小而全的发展格局,对城市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推进四城市一体化进程。各组成城市要按照功能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城市间既有分工协作,又有功能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逐步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群结构大城市。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