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寺镇党委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153
颗粒名称: 平阳寺镇党委工作概况
分类号: D564
页数: 2
摘要: 平阳寺镇地处邹西平原,位于邹城、兖州、任城三市区交界处,辖3个办事处、30个行政村,2.7 万亩耕地,5.9万人,其中煤矿非农业人口 2.9 万。2001年,平阳寺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充分发挥矿区优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突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4.8亿元,财政收入实现8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499 元,分别比 2000 年增长6.6%、20.3%、4.1%。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经济强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党组工作

内容

平阳寺镇地处邹西平原,位于邹城、兖州、任城三市区交界处,辖3个办事处、30个行政村,2.7 万亩耕地,5.9万人,其中煤矿非农业人口 2.9 万。
  2001年,平阳寺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充分发挥矿区优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突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4.8亿元,财政收入实现8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499 元,分别比 2000 年增长6.6%、20.3%、4.1%。 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经济强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平阳寺镇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55个党支部, 其中农村党支部30个,共有党员1389名,农村党员896名。平阳寺镇坚持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抓手,通过党委成员职责定位,任务定标和考核定性,形成了抓党建的合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
  (一) 适应形势,因村施治强班子在用人观念上,注重把握好四点,即:不用“守摊型”干部,不用 “老好人”干部,不搞一错定终身,不搞年龄“一刀切”。在选拔方式上,采取内选、回请、下派等多种方式,配齐配强了支部班子。
  (二) 突出培训教育,建设一支硬队伍积极实施“换脑”工程,深入扎实开展了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强化了理论和村务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电教基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利用镇科技示范园,各类特色种养基地,邀请土专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现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了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三) 立足矿区,积极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子立足矿区,发挥农民种菜、养殖传统优势,探求出工矿服务、专业种植、专业养殖等六种类型村级发展经济路子,全镇农村整体经济总量和质量有新的提高。
  (四) 强化服务,建设一个好体制认真落实了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达到了沟渠连,路桥通,旱能浇,涝能排,30个村全部实现“耕、播、灌、防、收”五统一。
  (五) 加强管理,建设一套好制度出台了《关于建立七项制度规范村级管理的意见》、《关于实行千分制考核加强村干部管理的规定》和《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制度,实行了村账镇管制度。 把农村工作分为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能业勤4大项、20个小项,对每位村干部分半年和年终两次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竞争激励机制。 全镇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收和财政增收这一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突出抓了四项工作:(一)结合本镇情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品种改良工程,挂靠山农大、山东农科院、北京林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引进了优质专用麦和优质专用玉米,荷兰百利西红柿、美国七彩椒、日本西葫芦,稀珍林果凯特杏、日本雪梨等20多个新品种。推广了冷冻精液配种、胚胎移植等6项先进技术,引进了一批优质种猪、波尔山羊、大东肉狗等,全镇农作物,畜禽品种优良率达80%以上,建立起基地化配种、专业化饲养、农户散养三位一体的新型畜牧养殖模式,养殖效益逐步攀升。实施名牌产品工程,立足优质专用麦,后韩西红柿、稀珍林果、84K杨、无籽西瓜、波尔山羊等优势产业,培植出6个名牌产品,形成了特色农业。实施龙头带动工程,以平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成万亩优质专用麦、无籽西瓜和日本甜柿、84K杨苗木生产、邢村稀珍林果、食用菌生产加工、波尔山羊繁育等十大特色农业基地,初步形成起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二) 发挥矿区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挥矿区优势,制定优惠政策,优化经营环境,引导农民围绕煤矿生产生活上项目,新上了正强洗煤厂,昕欣编织厂等16家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72家、个体工商户1200户,从业人员达7000多人,形成了煤炭运销、加工制造、商品零售、生物化工、建筑建材、饮食服务六大民营经济体系,民营经济成为镇财政重要力量。
  (三) 发挥优势,扩大招商引资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招商处,实施全民招商战略。多方优化软硬环境,完成小城镇建设二期工程,规划了横河、 马厂两个矿区村民营经济园,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绩。全年签订招商引资合同8项,合同引进资金 1270万元。其中镇政府与美国唐山通用贸易公司、横河煤矿等四家联合建立邹城市威格生物化工公司建成投产,两年后年产值将过亿元,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酶化工基地。
  (四) 夯实基础,进行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聘请市建筑设计院、山东建工学院制定了以“一场四区” 为主的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规划。大胆借鉴外地经营城镇的经验,引入市场机制,先后投融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镇百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成了 8000 平方米、500个摊位全封闭式大型农贸市场,规范了镇驻地经营秩序。完成了机关公益事业区建设, 高标准修建了镇中心街,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 绿地面积达8600平方米。完成了东部商贸经营区建设,引导张庄村36户村民,在中心街建了 36栋下店上居式两层商贸楼,镇驻地面貌焕然一新。
  三、创新与经验平阳寺镇党委、政府积极锐意进取,不断推进改革创新,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突岀抓了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和“三问”工作法的创建。
  (一)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彻底变害为利在完成平阳寺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即北林千亩塌陷地治理后,镇党委、政府多方争取和努力,2001年启动了二期工程,即综合治理平阳寺、 前鲍等五村6000亩采煤塌陷地,工程已于11月初开工,竣工后,可造地4000亩,挖精养鱼塘80亩, 网箱深水养鱼近2000亩,将有效解决矿区村的人地矛盾。
  (二)建立“三问”工作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研究制定了《关于建设“三问”工作制度的实施意见》,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三问”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转变工作作风,扑下身来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主要内容是“三问”,即一问群众柴米油盐,二问群众忧愁困难,三问群众经济发展。主要措施是:一是建立“三问”工作日志。镇印发“三问”日志簿,所有党员干部人手一册,每人都要认真填写“三问”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建立“三问”工作制度。建立包村干部“三问”责任区,每名包村干部都要在责任区内确定10—20户农户作为联系点。每名党员干部每周要拿出两天时间下村入户,访寒问暖,进行“三问”。镇每月召开一次“三问”工作例会,集中“三问”工作情况,研究制订有关问题解决的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进行解决。三是严格考核奖惩。把“三问”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每名干部主要工作业绩之一,半年一考评,年终总考核,奖优罚劣,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
  附:平阳寺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于立武(11月离职) 唐庆华(11月任职)副书记:唐庆华(11月离职)刘卿杨振德委员:于立武(11月离职)唐庆华刘卿杨振德张一祥郑义董富林樊相东王广胜(12月任职) 陈福楼(12月任职)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