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节 驻区医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72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驻区医院
分类号:
R199
页数:
4
页码:
418-4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槐荫区驻区医院包含山东省立医院、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等。
关键词:
槐荫区
驻区
医院
内容
1989年,辖区驻有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济南市结核病防治院、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济南铁路分局济南西铁路医院、济南机车工厂职工医院、济南第二机床厂职工医院等11处医院,主要医院有:
山东省立医院 位于经五路396号。1897年始建“万国帝盟博爱恤兵医院”。后先后改名为“日本青岛守备军民政部铁道部济南医院”、“日本同仁会济南医院”、“山东省政府诊疗所”、“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后方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济南解放后,华东军区国际和平医院接管该院,改称“华东国际和平医院”。1952年成立山东省立医院,1953年改称山东省立第一医院,1959年复称山东省立医院,1967年改称山东省人民医院,1984年复称山东省立医院。1978年以来,陆续引进CT(全身、头颅)、ECT、数字检影仪、外科超声吸引器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50台。先后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同种异体肝肾移植术及具有国际水平的布——加氏综合症的外科治疗和皮肤着色霉菌病研究等。近10年来,有20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1989年,医院占地114.39亩(7.63公顷),建筑面积6.61万平方米;下设临床、医技、行政、党群处(科)室85个及省妇保中心、省儿保中心、省临检中心、省防盲中心、省眼病中心、省医学影像研究所、护士学校;有病床902张,职工1752人(其中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高级知识分子223人),一批老教授、老专家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全年门诊85万人次,住院病人1.4万人次。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位于经一路148号。前身为1923年由美国天主教创办的“若瑟医院”。1953年8月,市政府接管该院,同年9月改为济南市立第二医院,有病床80张,工作人员91人。1972年7月改称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60年代以来,医疗技术发展较快,以眼科著称。1975年首次将激光技术应用于眼科临床,研制成功具有国际水平的Ⅱ型红萤石激光眼科治疗仪;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激光眼科学》;“激光周边虹膜分层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青光眼的研究”获1979年省级科研二等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青光眼滤帘切除术、视网膜脱离术治愈率分别达95%和85%以上。1989年,医院占地12.5亩(0.83公顷),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下设眼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针灸科、皮肤科、口腔科、麻醉科、营养科、急症室、手术室、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药剂科、器材科、供应室;有病床300张(其中眼科病床84张),医务技术人员414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30人,主治医师119人);全年门诊19.17万人次,收住院4347人次,临床治愈率78.9%。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位于经十路447号。1950年9月始建济南市工人医院,下设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药剂室、化验室、X光室;有病床52张,医务人员15名(医师2名、药师1名,护士10名,其它2名);日均门诊20~30人次,月均住院20人左右。1953年医院扩建,下设内科、外科、肺科、皮肤科、妇产科、小儿科、眼科、牙科、药剂室、化验室、X光室、手术室、供应室,有病床232张。1960年职工增至232人,添置了显微镜、X光机、万能手术台、无影灯及胸科手术器械,能开展胃肠钡餐透视、胃镜检查、胃大部切除、子宫全剔、剖腹产、眼球摘除、白内障、青光眼等手术。1972年7月改为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1978年以来,先后建成门诊楼、病房楼各一座,购进一批大型医疗设备,开展了膀胱肌瓣成形术、股四头肌成形术、咽喉部肿瘤切除、颈A体肿瘤手术、显微外科断指再植等新技术。1989年,医院占地57.67亩(3.84公顷),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有病床340张,医务技术人员534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4人,主治医师129人);全年门诊22.23万人次,收住院5258人次,临床治愈率72.1%。
济南市儿童医院 位于经十路638号。为山东省第一所儿科综合医院。1957年1月1日始建于经三路纬一路,占地1.4亩(0.09公顷),建筑面积850平方米;下设内科、外科、中医科、推拿科、针灸科;有医务人员71名,病床36张,日门诊250人次。1984年迁经十路西首。近年来,科研工作进展较快。其中,头颅B型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婴儿脑室系统正常值测量及颅脑疾病的研究,胸腺素在小儿肾病综合症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等,分别达到国际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1989年,医院占地36.45亩(2.43公顷),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下设内、外、针灸推拿、眼、耳鼻喉、口腔、皮肤、麻醉、放射、检验、特检、儿童保健等科及新生儿、神经、血液、呼吸、肾脏等门诊;有7个病区,病床200余张,医务技术人员23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0人,主治医师69人);全年门诊27.6万人次,收住院6571人次。
济南第二机床厂职工医院 位于南辛庄西路9号。1961年由厂卫生科改建而成,有病床50张,医务技术人员28人。1974年新建医院大楼,下设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家属保健站、注射室,有病床100张。80年代,先后购置腹部B型超声波探查仪、氧气发生器、供氧器、X光机、心电监护仪、床边X光机等器械,能进行胃大部切除、肾切除、甲状腺肿瘤摘除、四肢骨外科等手术,脑血管、心血管病诊治成功率较高。1989年,医院占地6.6亩(0.44公顷),建筑面积3294.4平方米;下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理疗科、保健科、观察室、注射室、治疗室、检验科、放射科、中药房、西药房、心电图室、超声波室、心电监护室、普通制剂室;有病床80张,医务技术人员10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主管药师49人);全年门诊15.43万人次,收住院412人次,临床治愈率86.6%。
济南机车工厂职工医院 位于槐村街73号。始建于1961年,有医务人员36人。1964、1965、1976年,先后建成病房大楼(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门诊大楼(建筑面积511.35平方米)和疗养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80年代,先后添置了胃镜、心脏急救监护仪、X光机(500mA)、影像增强电视系统、全功能麻醉机等重要设备。能开展心肌梗塞、急性脑血管病变等常见重危病人抢救和胃大部切除、子宫全剔等一般普外手术。1989年,医院占地17.18亩(1.15公顷),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下设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五官科、中医科、防疫科、放射科、检验科、特检室、药房、家庭病床科;有病床100张,医务人员14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35人);全年门诊157110人次,收住院778人次,临床治愈率92.7%。
知识出处
《槐荫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9至1904年槐荫区地理、经济、城市建设、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贸、经济综合管理、综合政务、卫生、社会生活、组织机构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槐荫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