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户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247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户政管理
分类号: D631
页数: 2
页码: 528-5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户政管理、常住人口管理、暂住、流动人口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户政 管理

内容

一、常住人口管理
  1987年,全区人口管理工作实现由县级公安机关管理模式到市辖区区级管理模式的转变。1987—1993年,实行严格的农业、非农业分类管理,农转非户口实行严格指标控制。1994年,省政府实行地方城镇居民户口管理制度,区公安分局先后在仲宫镇、彩石乡、柳埠镇、大桥镇、桑梓店镇等乡镇办理济南市地方城镇居民户口。2002年,洪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人口取消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济南市居民户口。同年,港沟镇南胡、北胡、小汉峪、大汉峪4个村及2005年孙村镇、大正小区划归高新区代管。2006年1月,全区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济南市居民户口,实现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1993年前,户口管理为传统的手工管理。1993年4月,董家派出所实行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试点。1994年,各派出所完成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和近100万人口信息、80万个人像的录入及纠错工作,结束手工管理户口的历史。1997年7月,市、区公安分局、派出所三级人口信息计算机联网,实现联网查询和部分数据共享。1999年10月,完成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升级转换。2004年,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由数据分层管理,转为全市数据中心库管理,实现全市人口信息共享和户口业务一站式办结。
  二、暂住、流动人口管理
  1986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增多,管理范围由最初租用私房人口和劳务团体暂住人口,延伸到所有外来务工经商人员。1993年,区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建立暂住人口管理电子网络系统。1994年,各派出所设立暂住人口管理站,在暂住人口集中的居委会成立分站。1995年,各乡镇成立暂住人口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管理站、管理小组,有专管员451人;在劳务团体中成立治保会和治保小组。对暂住人口办理暂住户口证,每年两次验证。1996年,各派出所设立流动人口管理站。建立完善查验身份证、签订安全合同、出租房屋、证卡管理、检查评比、奖罚等管理制度,推行治安清查、安全检查、流动稽查、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1997年,制定《加强暂住流动人口管理的意见》,全市暂住人口微机管理试点现场会在历城区召开。1998年,《济南市暂住人口管理办法》实施,全区暂住人口办证率达96%以上。1998—2007年,通过暂住人口管理抓获犯罪嫌疑人1113名。
  三、居民身份证管理
  1986年3月起,县公安局为16周岁以上公民制发居民身份证。1996年1月1日,采用防伪新工艺制发居民身份证。2000年6月,完成居民身份证号码升位工作,身份证号码由15位升为18位。2005年7月1日,区公安分局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证工作。至2007年,共办理“二代证”630328个。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