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古梅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唯一号: 150036020220000242
实物名称: 红崖古梅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21/001
起始页: 0639.pdf
类型: 其他
分类号: K928.7
主题词: 名胜古迹

实物简介

红崖古梅 “红崖古梅”,位于县城西南22.5公里处的新村西北面的沂河岸边。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叫“青石崖”。崖上住着相依为命的父女俩。姑娘年轻美貌,被当地一富商看中,扬言在“端午节”抢亲。父亲无奈投河自尽;女儿被逼碰死在青石崖上,鲜血把崖石染红,以后人们就把这里叫“红石崖”。后来在姑娘碰死的地方,长岀一株红梅,傲然屹立于崖顶,向人们展示着她那坚贞不屈的性格,鼓舞着人们向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从此 “红崖古梅”就在人民中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红石崖”原是新村西北面一段数十里长的天然高阜,其下是滔滔的沂水,由于河水的长年冲刷,就形成了兀立高耸、陡峭险峻的崖壁(实为土崖)。其色殷红,其坚如石,是此处防洪的天然河堤。旧时相传:“红石崖”一带万木参天,一片林海。每当旭日东升,林影西斜,荫蔽半河沂水。红石崖顶,生长着干可合抱、覆荫半亩多的一株古梅。树身苍劲挺拔,枝柯舒展,朵朵梅花绽开枝头,香气袭人,沁人肺腑。而在夕阳西沉时,沂河水面荡漾着几叶扁舟,一抹红霞反照红崖岸壁,点染着万朵梅花,更使红崖增辉。景色煞是宜人。因此“红崖古梅”很早就定为郯城八景之一。屈复“红崖古梅”诗: 几时春到古寒梅,每过清明始尽开。 多以违时嫌老树,若为乘月访仙才。 香从上界闻人世,花自何年抱雪胎。 沂水东边村舍酒,孤根应结梦魂来。 又作《过红崖古梅而叹之》: 万木森林红石岸,中有古梅空中见。 叶落云开半河荫,花发香满郯城县。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