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唯一号: 150035020220001028
作品名称: 石门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127/001
起始页: 0159.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879.1
主题词: 古建筑-美术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现存石门为一高3米,宽5米,长19.5米的山洞。经考古部门判定,石门为东周时期人工开凿的石洞,历史悠久,是县境内时代最早的古代建筑。古为平阴通东阿的咽喉要道。洞底的石面上,现在仍有车马长期通行留下的车辙。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平阴县志》载:“春秋隐公三年,齐郑盟于石门”;续山东考古录》载:“济北卢县西南60里,有故石门”,即此。石门历经2500多年的风雨剥蚀,仍可见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石门,不仅是穿越石山的古隧道,亦是一处诱人的景观。唐朝大诗人杜甫题石门七律一首: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照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明礼部尚书于慎行石门道中诗:风雨石门道,凄凄衣袖单。人家烟树隔,山径草花寒。萧索前朝寺,荒芜何代坛。千年来往路,立马一长叹。旧志载:“薄暮时,日色返照,赤霞从洞中透射,如长虹。”此谓之“石门晚照”,为平阴八景之一。现因公路改道,车马行人虽已不再由此经过,但古建筑风貌犹存,仍是人们旅游参观的好景点。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平阴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平阴的悠久历史文化,让历史遗存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旅游事业服务,为历史研究服务,以适应当前各方面的需要,让读者和海内外的人士更多的了解平阴,关注平阴,政协平阴县委员会特编辑出版了《平阴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书含重点名胜、山水风光、古今建筑、石刻造像、古墓遗址、古树名木、革命遗址等七个部分,并有彩照33幅及旅游景点分布图等。该书本着史料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原则,以丰富翔实的资料、简洁精炼、通俗易懂的文字,向人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平阴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遗存,颇具文化内涵和史料价值。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