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631
专题名称: 龙灯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74/001
起始页: 006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蒙阴的龙灯表演有火龙和青龙之分,火龙居青龙之上。火龙表演主要是蒙阴镇北道沟村,据老人说,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据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 北道沟村扎制的龙灯具有独特的、浓厚的地方色彩,整个龙体用木、竹结构制成,分为十二节(闰月年增加一节),龙体长三十余米,用大绳(称为龙筋)连结在一起。内层糊以桑皮纸,外层用各色的薄纸图画上各种颜色,显出龙鳞。每节内燃牛油蜡烛照明,显示出龙体五颜六色,形象逼真。舞龙时,龙头龙尾各有四人轮流操舞,龙体每节由二人轮流操舞,共需四十余人。表演套路有:“卧龙探头”、"龙腾云雾”、"吞雷灭闪”、"滚龙翻涛”、“龙戏珠”、"盘龙”等。其中"盘龙”时即是表演的高潮。即:场地中间放一“八仙桌”,由挚“引蜘蛛”者做前导,此人须会戏剧中的武功,在"八仙桌”上翻上翻下,来回跳跃翻滚,引导龙头上到“八仙桌”上,整个龙体围绕此桌做来回盘龙状,最后是盘体造型,即龙头在“八仙桌”上,龙体围绕盘起,龙头轻微摆动,龙体各节做轻微的起伏呈波浪状,见出休息状态。此时其他小节目开始表演。完毕后,由牛角号引起锣鼓齐鸣,“引蜘蛛”做前导,绕一小场即结束。 每年的古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灯会,各路灯都聚集到县城驻地进行表演。群灯齐舞,其他各灯都得为龙灯让路,以显龙的神威。元宵之夜,锣鼓喧天,鞭姻齐鸣,烟花弥漫,群灯起舞,热闹非凡。尤以龙灯在烟花中起舞,更为雄伟,气势磅礴,恰似真龙天降。精彩的民间传统艺术看演,展现了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老文明的艺术才华。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辑为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的史料,分为蒙阴风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烈士英名、世俗民情、历史人物、资料、诗文八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