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金、银桥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541
专题名称: 走金、银桥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66/001
起始页: 0153.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走金、银桥,是于晚间在大街上以100米长的黄(金色)、白(银色)两色的布,平铺在地上,当中用木杆架起成桥形。然后把亡者的灵位牌放在盘内,置于桥上由孝子扶着在桥上滑行,前面由和尚、道士敲打、吹奏法器、念颂经文,从金桥的一头开始到银桥的另一头结束,谓之走金、银桥。据说.若不走金银桥,到了阴同便要走奈河桥,亡者是要受苦的。事后这两块黄白色的百米长布就归和尚、道士所有了。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由沂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 沂水县,山东省临沂市辖县,地处山东省中南部,沂山南麓,临沂市北部。东邻诸城市、莒县,西与沂源县、蒙阴县交界,南与沂南县毗连,北与安丘市、临朐县接壤,总面积2434.80平方千米。   全县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32个少数民族。  截至2021年10月,沂水县下辖2个街道、15个镇、1个乡。 隋开皇初,置东安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东安县为沂水县。1967年,沂水县属临沂地区。1994年,临沂地区撤销,建立地级临沂市,沂水县仍属之。沂水县是“红嫂”故里、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