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肘鼓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436
专题名称:
肘鼓子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54/001
起始页:
0227.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肘鼓子”,又名“周姑子”,它是民间小演唱。清代中叶流行于山东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以肘上缚一狗皮鼓伴奏而得名。巫师、尼姑、乞丐等人也演唱。清末会流于用弦乐伴奏的“拉魂腔”。据老艺人讲,肘鼓子有九腔十八调,就目前了解到的“迎神”、"安神”、“送神”等调来看与拉魂腔的曲调是有明显的亲缘关系的。还有,被拉魂腔艺人敬为祖师的武大、武二,又称武大周姑子,武二周姑子,他们本人干这种迷信职业,后世艺人中不少人也一身兼演拉魂腔和肘鼓子两行。20世纪30年代,郯城农村有些听小戏的戏迷,回家吃饭时竟叫家里人给“盛碗肘鼓子来”;这说明,“肘鼓子” 一名,在郯城是深入人心的。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刊收录山东省郯城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宗教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共设有人物春秋、战斗历程、文化史迹、史河拾遗、艺苑花卉和读者来信等6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