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元宵节的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章丘民俗》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0397
专题名称: 章丘元宵节的习俗
其他名称: 元宵节;灯节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63/001
起始页: 0019.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正月十五日是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家家户户亲人团聚,共同欢庆;满街花灯,争奇竞巧。因而这天又称“元宵节”或“灯节”。 章丘正月十五闹花灯,最具特色的是设灯棚。据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元夕设灯棚,具傩戏。次日过桥走百索试灯,前后三夕,无风为丰年兆。”所设灯棚如轿似亭,棚顶呈轿顶形,内有大型古戏人物画像,多为嫦娥奔月、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之类。灯框镶在灯架上,灯框多用绢纱蒙之,灯面是用工笔彩绘的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所绘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回回相连。除了灯棚之外,富贵之家如西关高家、旧军孟家还要做灯轮,常用锦绣加以装饰,再挂上龙灯、凤灯、走马灯、方纱灯、裙子灯、五彩灯、还有盒子灯,灯面上还要写上各家的堂号,以显家世兴旺。店铺楼上楼下,皆挂满彩灯,同时置办酒席供菜,焚纸、烧香,敬天、敬地、敬月、敬财神。是夜,爆竹声声,灯火辉煌,真乃“火树银花不夜天”。相比之下,农村穷困之家则显得窘迫,有诗云:“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元夕豪门红烛淌,上元贫家清泪流。”庄户人家也要图吉利,多自己制作面灯和萝卜灯,即用面粉做成各种形状或把萝卜雕刻成各种花样,倒上油插上灯芯,点燃,别有一番农家乐趣。旧时,章丘民间还习惯用玉米面和豆面做成十二生肖灯,做工细致,形象逼真。十二生肖灯的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口兴旺。此外还有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月灯的寓意在于祈祷该月种植的农作物取得丰收。章丘旧时山后寨和龙山一带,正月十四日挂“麦子灯”,十五日挂“高梁谷子灯”,十六日悬挂“杂粮灯”,十七日挂“菜园灯”。哪天晚上无风雪,就象征着当年哪种庄稼丰收。民国时期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十四日称为试灯,十五日称为正灯,十六日称为残灯。 元宵节是民间娱乐的高潮。民间各种杂耍、游艺一起出动锣鼓喧天,唢呐齐鸣,载歌载舞,欢声沸腾;有舞狮子、耍龙灯跑竹马、划旱船,还有扭秧歌、跑驴,最受人们欢迎的要数“芯子”和“高跷”。 元宵之夜,吃元宵,是民间习俗。因元宵用料讲究,费用高,旧时只有富裕人家能买能吃,贫穷人家是难以享受到的。一家人围坐,边吃边说,其乐融融。雪白的元宵盛在汤碗里,热气腾腾,歌曰:“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

知识出处

章丘民俗

《章丘民俗》

出版者:政协章丘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书栏目设为岁时节令、生活礼仪、生产贸易、民间游艺、回族习俗。内容包括:春节、五马日、石头生日、漫话章丘方言、章丘铁匠的生产和生活、元宵节“扮玩”、回族人民的传统和习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