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发引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0235
专题名称: 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发引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42/001
起始页: 018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发引是丧葬习俗中最繁琐的仪式。有的进行三天,即:成主、家祭一天,开灵候吊一天,发引安葬一天。有的分两天进行,即:成主、家祭一天;候吊、发引一天。一般人家只用一天,即候吊、发引。富有人家多在候吊这一天邀请和尚或道士念诵经文。 灵柩发引前,孝子等要跪伏灵柩两侧候吊,静候亲友等对死者行最后一次拜祭礼。 亲友来吊祭时要送祭礼,谓之奠仪或奠敬。祭礼多数送钱,至亲好友则送挽联或挽幛。挽幛上一般书写“驾返瑶池”、“西方接引”、“驾鹤仙游”、“一代英杰”、“一代女英”等词句。挽联则书写对死者品格情操的赞颂之词。 发引前丧主要设宴款待吊祭者。 发引俗称“出殡”。出殡前一般都要准备下列物品:1.引魂幡,发引前放在棺材上,发引时由孝子扛着,如系父亡用左肩扛,如系母亡用右肩扛。2.丧杖,俗称“哭丧棒”,发引时由孝子用手拉着。3.仙水缸(罐),内放麦麯一块、杂粮及小米干饭,上口盖一大糕(此糕形似枣糕,但不用枣,而用面粉做成枣状)。用缸者在出殡时由两个人抬着送到坟地,用罐者由死者儿媳在出殡时兜着带到坟地。4.旧式小瓦两块,一块瓦的阳面上写一“盆”字,盆字外面用墨画一圆圈,在黑圈周围再用银硃画一红圈,见(图一)。此瓦在发引时由孝子摔碎(农村风俗摔瓦盆)。在另一片瓦的阳面上先用墨笔画一符咒,见(图二),再用银硃在黑符咒上重画一符咒,见(图三),五个红点点入五个黑圈内。此瓦的阴面写明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见(图四)。此瓦在埋葬时放在棺材盖上。5.死者入殓时开光用的碗,连同菜刀一把放在屋门口左侧备用。6.备好抬灵柩用的卧轿。卧轿由底杠和上罩组成。抬卧轿的人数视丧局的大小和棺木的轻重而定。7.雇好吹鼓手。8.有条件的要请僧、道、尼姑等吹奏送葬。9.预购各种纸扎用品。 [=此处为插图:图一(图一),图二(图二),图三(图三),图四(图四)=] 发引时间城乡各异,农村在下午两点左右进行,城里多在上午十一点左右进行。有神主亭的大户在起灵前还要举行安主仪式。其程序如下。 传会人先扶孝子至礼傧处叩请,礼傧由陪宾陪同,在鼓乐队导引下进入灵棚,开始颂赞礼。 赞:“执事人引孝子出庐!”传会人将孝子引至灵棚。 赞:“供案前就位!”孝子至供案前站立。 赞:“释扙!”孝子把哭丧棒放在地上。 赞:“行请主礼!跪!四匍匐!”孝子跪下四叩首。 赞:“撒吉红!”传会人把红毡搭在孝子双臂上。 赞:“请主于孝子!”传会人把神主盒放在孝子的双臂上。 赞:“兴!引主入亭!”孝子站起,由传会人扶至神主亭前站立。 赞:“跪!以下皆跪!”孝子等在主亭前跪下。 赞:“执事者请主入亭!”传会人将神主盒连同红毡放入主亭内。 赞:“行安主礼,四匍匐!”孝子等四叩首。 赞:“兴,回府请柩!”孝子等起立返回灵棚。 赞:“执事人领孝子行起柩礼,跪!四匍匐!执魂幡!执丧杖!”孝子等跪在灵前四叩首。传会人把引魄幡及丧杖交与孝子。 赞:“三元职事请柩出堂,合家举哀!”此时传会人高呼:“谢礼傧老爷!”礼傧由陪宾陪同返回客厅。 在行请柩礼时,杠伕们即围在棺木旁,做好抬棺的准备,当礼傧高呼请柩出堂时,在杠伕头的指挥下将棺木用手搭起,这时由专人用菜刀把放在门边的碗砸碎,孝子,孝眷等举哀恸哭。在吹鼓手的引导下,缓步将棺木搭至大门外,安放在棺架上,孝子等跪伏棺前,待盖好棺罩,女眷们都坐在灵后的送灵车上,其间派人将死者生前的枕头拆开,按男左女右放在大门边用火点燃。这时执事人高呼:“起灵!”孝子拿起写有“盆”字的瓦用力摔碎,起身回头引导杠伕们抬起卧轿随行。 送葬队伍的顺序。排在最前面的是各种纸扎品,其间穿插着吹鼓手、僧、道、尼等乐队,后面是送殡的亲友,主亭、影亭,灵柩前面是死者的子侄,服支远的在前,儿孙在后,孝子后面是灵柩,最后是女孝眷及送殡女眷坐车跟随。 发引时还要派一个人身背“巴斗”,内装纸钱,沿途扔撒,谓:“买路钱”。 在送殡队伍行进中,有的至亲好友在途中设供案拜祭,谓之“路祭”。遇有路祭者,送殡队伍停止前进,棺木不能落地,孝子跪伏一旁,候拜祭完毕,孝子行叩谢礼后再继续前进。 当送殡队伍将要走出大街时,送葬的亲友即站在路旁不再前行,这时执事人高呼:“孝子谢送殡的老爷们!”孝子即向送灵的亲友们叩头致谢后,送殡的亲友同僧、道、尼等各自返回,唯吹鼓手送葬到坟地(因下葬时还要奏乐),但出街后停止吹奏。 灵柩抬至坟地后,放在事先挖好的坟坑旁,遵照堪舆大宾的指挥,将棺木放入坟坑内,调好方向,将仙水缸或仙水罐放在棺木前面,把画有符咒的瓦放在棺木上面,孝子等绕坟坑一周,各抓一把土撒在棺木上,然后跪伏一旁举哀恸哭。杠伕们挥锹填土将死者棺木埋葬,并堆成坟堆。埋葬的同时将纸扎品全部焚化,把引魂幡插在坟堆上(坟堆不准用锹拍平)。至此孝子等终止哭泣,待叩谢亲友及职事人后,脱掉孝服,丧葬仪式结束。 孝子孝眷等回家时,有人在门口给他们每人一小块馒头,让他们吃下后才能进门。 出殡后第三天是圆坟的日子,孝子等要到坟上烧纸哭祭,然后给新坟添土。圆坟以后,孝子要到送礼吊祭的亲友家中叩谢,谓之“谢孝”。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本书收德州教案、我所知道的德州绿营兵、日军投降前后德州的日、伪、顽、杂军队记述、宋达民其人、忆我在德州的一段经历、德州解放前夕一家三易其名的报社、记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在德州、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德州古瓷窑考、解放前德州儿歌选等2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