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大茔地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地理名称: 宋氏大茔地
唯一号: 150033020220000932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412/001
起始页: 0192.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陵墓

参考方位

大宋家庄西北岭的半腰处,距村约400米。

介绍

宋氏大茔地在大宋家庄西北岭的半腰处,距村约400米,原为四方形地盘,四个角上各竖立着1米高石柱界标(志石)1块。各志石之间的距离约有100米,主墓在中间又高又大,墓前有2米长的石供桌,供桌前是2米多宽的通道,通道终点是1座石门坊,两侧有2块大石龟驮着的石碑,相互对立着,碑是用大理石刻制,高3米左右,碑额一节是浮雕“二龙戏珠“,中心嵌着“圣旨”一字。现仅存的一块石碑主体高2米,宽1,2米,厚26厘米。竖排刻着4厘米见方的楷书碑文,有25行。可惜因年久风化腐蚀掉了四分之三,只有上端一小段的字可以辨认出一些,第12行有“年进士”3字,第13行有“召入福建道监察御史”9字,最后一行“弘治八年乙卯三月吉旦”10个字是清楚的,这块碑是宋汉的无疑了。另有50厘米正方形大理石坑志2块,据扒茔的人说,这块石刻是从圹的山墙上拆下的,它是字面相对,合并一块,外用2条铁钳捆着。其一是小篆体字:“封文林郎福建道监察御史宋公合XX”(已被砸去);另一块是2厘米大的楷书字,已腐蚀的仅有几十个字能看清,失去了参考价值。但从封文林郎等文推断,这圹志是宋仪的,他们父子的墓都葬在这里。扒茔的还说:这个大茔是9个亡人的合葬墓,9个圹挨肩并列,棺木全是2寸厚,一样大,由同一种木材制成,上面各盖石板4块,没有别的东西,看样子是从别处迁来合葬的。据考证,这墓确实是迁来的,《胶州志》就记载“宋汉原墓葬城南三里”。大茔旁边还有4至5个小一点的茔,其中只有一个女的,穿绸衣,戴凤冠,揭开棺后,风一吹就碎了。又据1958年秋挖墓人杨某说,当时他在现场亲见掏出女人戴的凤冠及镯子金银首饰共有6斤重,上交县政府5斤,给挖掏者留下1斤作为工酬。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分为难忘岁月、往事回忆、人物春秋、科教文卫、板桥寻古栏目,收入“胶州中医事业发展概略”等3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