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国故城遗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地理名称: 郯国故城遗址
唯一号: 150033020220000924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411/001
起始页: 0080.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介绍

位于今县城北部,北邻官路口村,西偏北500米处是北马庄村,东北300米处是杨家楼村,205国道穿越北墙和东墙。故城内现有6个行政村(即北关一、二、三、四、五、七村)、1处中学(郯城县第一中学)和部分企事业单位。郯国故城于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郯国故城城墙系用黄粘土夯筑而成,夯层厚约10厘米,夯层间杂以草秸,防粘并能固墙,每隔0.6-1米铺上一层木棍,如同现代的钢筋一样,起到加固墙体的作用。城墙墙基宽40米,顶宽15米,残高4米,周长4670米。其中的西墙与北墙均长1260米,东墙长1370米,南墙长780米。九十年代以来,省、市、县文物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分别于90、92、94、96年四次对郯国故城进行了发掘解剖。通过考古调查和科学发掘,基本了解了城墙的建筑结构、建筑方法和建筑时代。故城内文化层堆积深厚,内涵丰富,除出土铜盘、铜匜等较高档次的文物外,还有大量的陶器、钱币等文物出土,如鬲、豆、盂、盆、罐、砖、瓦当和楚国蚁鼻钱、半两钱、五铢钱等。其中,在TG6中曾出土一件凤鸟纹半瓦当,应为春秋遗物,具有较强的特点,它的出现与郯人崇鸟习俗有一定的关系。 郯国故城的保护范围为郯国故城城内、城墙及城墙外缘向外120米;再向外延5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本书收入郯城县文化机构设置与沿革、郯城文艺界基本情况概述、郯城风景名胜、郯城地名考、郯城姓氏浅谈、郯城古代文化遗址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