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港水上公园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地理名称: 诸葛港水上公园
唯一号: 150033020220000903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410/001
起始页: 0052.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景区

介绍

从五空桥前行,经过依汶镇政府驻地,到达诸葛港水上公园。公园拦河闸建于1979年,系以桥带闸工程,长451米,共35空,闸高2米,蓄水210万立方米,水面1.3平方公里。输水干渠凿穿东岸山梁,经过县城流到大庄。灌溉界湖、大庄两镇稻田数万亩。 拦河闸蓄水后,波光粼粼的水面,宏伟的桥闸,便利的交通,龙须山与湖水互相映衬。使这里成为一个优美的景点,前来观光、垂钓的络绎不绝。1991年原朱家里庄乡政府看好这一旅游资源,投资开发,定名为诸葛港水上公园。购置各式游艇,水中筑岛,岛上建亭植树,各种安全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节假日,岸边游客云集,水上游艇如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