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天后宫戏楼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地理名称: 金口天后宫戏楼
唯一号: 150033020220000704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84/001
起始页: 0183.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文化教育

介绍

该戏楼座落在金口天后宫南侧,座南向北,正对着天后行宫(即正殿),据考,是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由江南船商出资兴建的。戏楼分前合、后台,东西宽约八米,南北长约十米,顶部系四角飞檐,四周有合抱粗的红漆园柱支撑,舞台用木板铺就,上方匾额书有“钧天雅奏”,出入门为“登风”、“遏云”;前台屏壁正中雕有木质八卦太极图,不演戏时四周用红漆木板围封;舞台下方作为戏班寝室,可容六、七十人之多。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传说是海神娘娘诞辰之日,九月初九日是海神娘娘“得道升天”之时,都要在这里唱戏贺神。此外,在金口港鼎盛时期,多有南北商旅、大小船主前往天后宫许愿还愿者,故天后宫戏楼几乎每天都有戏班唱戏。因此,在县内诸戏楼中,天后宫戏楼算得上是最繁华者。该戏楼于1973年冬被拆除。

知识出处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即墨历史悠久。境内已发现多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据以确认远在4000年前,人们就在这一地区过着原始的社会生活。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华,1938年1月17日,即墨城沦陷。日伪政权于1939年6月将即墨县划属青岛市,设“即墨区”。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日伪政权随之消灭。1941年,国民党领导的即墨县政府在莱阳成立。1942年9月2日,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于即墨县西北部的堤前村(今属移风店乡)建立。1943年8月,大致以烟(台)青(岛)公路为界分为两县,路西地区为即墨县,路东地区为即东县,分别建立民主政权。1944年4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1945年7月恢复即东县。解放战争时期,即墨县、即东县民主政权同属胶东区南海专区。1949年5月26日即墨城解放,即墨、即东两县也随即全境解放。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