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24日淹子崖保卫战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唯一号: 150032020220007677
事件名称: 1941年12月24日淹子崖保卫战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57/001
起始页: 0028.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41年12月24日
发生地点: 淹子崖

事件描述

淹子崖村在板泉崖以北的沭河东岸,离河西小梁家敌据点仅六公里,是敌我拉锯争夺的边沿。该村解放的早,在县委、分区委领导下,从抗粮抗捐开始,很快组织起抗日自卫队和游击小组,随时准备迎击敌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午,当敌人“扫荡”进入我滨海中心区后,小梁家汉奸队长梁化轩勾引日寇步、骑兵一千余人,拉着四门大炮,向淹子崖扑来;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誓死不当亡国奴,用猎枪、土炮、大刀、长矛、镢头、铡刀、菜刀、石块作武器,与敌血战竟日,消灭鬼子一百多人。战到黄昏,在山纵二旅五团和县、区武装紧急驰援下,终于打跑了鬼子。战斗中,优秀共产党员赵同、刘成汉、谷洪安等和一四七名群众壮烈牺牲。为解救淹子崖人民,沭水县委宣传部长徐坦、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由政协山东省临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重要人物

梁化轩
相关
赵同
相关
刘成汉
相关
谷洪安
相关
徐坦
相关
刘新一
相关
冯干三
相关

相关地名

淹子崖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