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朱陈沟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2505
机构名称: 前朱陈沟小学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403/001
起始页: 0189.pdf
地址: 前朱陈沟村

机构描述

1948年初,前朱陈沟村即已恢复小学教育,尚先诰到前朱陈沟小学便组织教学工作。短短几天内学校的学生由30多名,一下子扩大到60余名。一到四年级齐全,学生年龄小的七、八岁,大的有20岁左右。教师只有尚先诰一人,只好进行复式教学。1949的10月22日(农历八月二十八日)星期一,学生们穿上节日盛装,一大早来到学校,校院里庄严肃穆,同学们一起高唱国歌,国旗在升旗手的拉动下冉冉升起,学生们一面唱国歌,一面以庄重、激动的心情,对国旗行注目礼。这是前朱陈沟小学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它标志着这所学校随着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一奋发向上的氛围内,校舍和设备虽然简陋,师生们却充满了勃勃生机,团结、诚朴,努力学习着新知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已成为良好的校风。 学生的主要课程是国语和算术;音乐、体育、大仿(书法)、珠算等也是学生的必修课程。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古代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代书院、义学、塾学等颇多,封建教育相当发达,尊师重教之风源远流长。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灾难殊深。“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胶州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比较先进的教育体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