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崖子附中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2499
机构名称: 石崖子附中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403/001
起始页: 0169.pdf
地址: 张应镇
起始时间: 1969年

机构描述

1969年学校更名为石崖子附中,有教师9人,教学班7个,学生216人。1973年本校民师周茂生升任校长,公办教师有王法俊、冷韵清、张启德,民师有周辉兰、周茂平、周兆仁、周茂帝等11人,教学班7个,学生226人。期间学生大搞勤工俭学活动,教育质量下降。此时的招生办法是推荐与选拔相结合。1973年主管部门要把该校附设的初中班撤并入孟慈联中,由于当地干群的办学积极性较高,故学校继续附设初中班。1976年上级派公办教师安久俊为校长,时年毛主席逝世,“四人帮”被粉碎,学校广泛开展了揭批“四人帮”的运动。1977年废除了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恢复了高考制度,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始走向正轨。 1978年,教育主管部门选任本校民师周茂平为校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全校师生认真学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积极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学校把教育工作的中心转移到抓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因此,学校稳步发展,期间学校有小学班5个,初中班4个,教师14人,学生296人。学校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且取得可喜的成绩,如1978届毕业生周兆珍获公社数学竞赛第一名,1979届毕业生杜方波获作文比赛一等奖,1982届二年级学生王军获县口算竞赛一等奖、青岛市二等奖。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古代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代书院、义学、塾学等颇多,封建教育相当发达,尊师重教之风源远流长。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灾难殊深。“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胶州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比较先进的教育体系。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茂生
相关
王法俊
相关
冷韵清
相关
张启德
相关
周辉兰
相关
周茂平
相关
周兆仁
相关
周茂帝
相关
安久俊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