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道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1668
机构名称: 圣贤道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32/001
起始页: 0108.pdf

机构描述

圣贤道,又称“还乡道”、“一柱香道”、“中央道”、“无极道”、“学好道”,群众称它为 “摸道”。 圣贤道最高首领称"道皇”。道内职务有教主、号士(又称四步士,女的称圣贤)、法士(又称三步士,有的把号士、法士合称为号法)、麦士(又称二步士)、秋士(又称一步士)、户士、明眼、还有“单子房先生”,负责管理道内文墨内务。户士以上和单子房先生均为道首。这些职务,有封有考,如郯城1924年至1937年间,先后3次去杏火朱村朱月贞处参加考试,考取号官43名。 圣贤道设“场”进行活动,按其权力大小分为麦场、秋场、户场、领供佛堂等。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又分喜场(提拔道首)、孝场(超渡亡灵)等。该道吸收道徒称为“挂号”或“进门”。发展的方法,一般是亲连亲,朋连朋,利用走亲串友,治病等形式进行串联,这叫“劝道”。成熟后,要举行入道仪式,这仪式叫“度人”。度入的地方称“香堂”。入道者在夜间进入香堂,香堂内放4个茶碗(一碗内装小米,供烧香用),一盆清水,一把苕帚,以及烧水壶、茶叶等。仪式开始,象征性的打扫、烧水、泡茶,接着法、号倒茶、焚香,跪在桌子前,其他人也跪着。法、号念内文,请佛祖, 而后在“明眼”的指导下,新入道者用清水洗眼(说是如果真心,什么都能看见),然后拜佛,并立3道誓愿,最后由“明眼”告以密语数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女,这就算是入道了。 道徒除了参加一定的道务活动外,还要进行个人修炼,这叫做“坐功夫”。每天早、午、晚各坐一次。坐时双腿盘坐,双手合十,目微闭,沉气静心,左手抽下,举至齐额,由眼前拉过,默诵:“尔弟子给先天老爷磕头揖”。说是功夫深的能消灾免劫,死后升天。除此以外,还有先天功、开门功、关门功、献饭功、献茶功、求备功、跟供功、步士功、内文、外灵山、劝人符等名目繁多。 圣贤道所以能够在郯城发展,主要是利用战乱环境,人们乞求神灵保佑和祈盼安居乐业的心理。他旳制造一些迷信邪说,欺骗蒙蔽群众,说什么“今世修来世用”,“入道死后上天堂(云城),来世能大富大贵、做大官”、“可以消灾免劫”,“不入道死后下地狱”、“化为脓血"等等。 圣贤道起源于清朝时期的山东巨野。在郯城的发展,系由小圣贤的传入。约在1924年,104青州府博兴县杏火朱村道首朱月贞,来郯城县小埠乡肖屯村活动,尔后扩展到颜屯村及马头,褚墩,并逐步遍及全县,最后延伸到苍山、临沭以及江苏的邳县、东海、新沂等县市。 另一支是长清县谢老庄的谢春安、谢春生之父传来的大圣贤,当时称之“顺元盘”。谢父死后,兄弟俩分成“金元盘”、“顺元盘”,最高职位是“盘主"、“金笔”、“明眼"、“盘师”4大座。抗日战争时期该道在郯城发展最多,主要是郯城的南部,后因道首的位数不多,于1941年投入了九宫道。 这样,圣贤道在郯城开始为两个派系,分为郯南、郯北两大片,1941年后,才逐渐统一。最为猖獗时,全县有道首2扁人,道众万余人,解放后,人民政府明令取缔。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分为人物春秋、历史见证、自然灾害、封建习俗、反动帮会、举人进士知县录、历史足音、轶事趣闻、古刹寺庙、土产探源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