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农业社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1578
机构名称: 灯塔农业社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23/001
起始页: 0160.pdf
地址: 沂南县

机构描述

全国解放后,在党中央大办农业合作社的号召下,尤家埠子村刘策合积极响应号召,经过一番酝酿发动,联合了18户农民,于一九五二年秋天成立了全县第二个农业合作社。(蒲汪区王宝庆已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农业合作社)。由刘策合任社长,王宗现任副社长,王兆清任组织委员,杨佃卿任会计。社员有马付东、张玉先、陈宪廷、尹尚明、尹尚志、马付常、汪富贵、陈明东、陈明柱、乔云现、马京祥、马呈祥、李高友、尹尚松。农业合作社成立后,区里的领导张孝春、赵仁德给起名“燎原农业社”,刘策合起了个“灯塔农业社”。经过一番讨论后,还是同意了刘策合的意见。 “灯塔农业社”成立后,实行“四六分红”。即打一百斤粮食,其中四十斤按各户投入的土地分红,其余六十斤按所投工日和肥料分红。由于农业社人多力量大,生产工具又齐全,对各种自然灾害能抗拒,再加上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深翻套种,挖沟排涝,粮食亩产量比单干户有明显提高,上交公粮也及时,经常受到区、县领导的表扬。群众目睹到合作社的优越性,一九五三年春,又有张玉祥等4户农民入了社,一九五五年就发展到76户,占全村农户的66%。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沂南县委员会

本辑中收入的《山东纵队来沂蒙山区》的宝贵资料,是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前身)政治部主任鲍奇辰同志亲自讲述并两次修改定稿的;我县政协委员刘子东同志的回忆文章《我与刘导生同志的患难之交》,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刘导生同志亲自作了修改并复信作以说明。沂南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尽磨难,饱 经忧患。沂南的每座青山、每条小溪都在默默诉说着 它所经历的沧桑巨变。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玉祥
相关
刘策合
相关
王宗现
相关
王兆清
相关
杨佃卿
相关
马付东
相关
张玉先
相关
陈宪廷
相关
尹尚明
相关
尹尚志
相关
马付常
相关
汪富贵
相关
陈明东
相关
陈明柱
相关
乔云现
相关
马京祥
相关
马呈祥
相关
李高友
相关
尹尚松
相关
张孝春
相关
赵仁德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