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九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唯一号: 150030020220013712
人物姓名: 王洪九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58/001
起始页: 0008.pdf
性别:
出生年: 1906年
籍贯: 临沂县义堂区沙沟崖

传略

王洪九是临沂县义堂区沙沟崖人,地主家庭,一九〇六年生。自小上学,先后就读于山东临沂五中、济南军官学校。后参加民团,于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正月)带民团打过土匪,毙匪首李斗金等人。在本村当过小学校长,开过酒店、炭场,吸大烟、嫖女人、聚赌、“喊会”,坑骗群众,无所不为。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一日,日寇侵占临沂城,继之又侵占了城周围一些重要集镇。日寇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此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各界群众纷纷拿起武器,投入抗日救亡斗争。当时最著名的有义堂区周井铺村的群众在地下共产党员郭华同志以及村中有威望的訾其昌等人的领导下,就曾两次抗击日寇的进攻。打死打伤三十余人,缴获敌酋骑兵战刀一把。当时,轰轰烈烈的爱国抗日斗争遍及临沂城乡,抗日洪流汹涌澎湃。王洪九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怀着个人野心,以抗日相标榜,在岐山寺招兵聚众,先是组织“联庄会”(地方群众自卫组织),后又拉起了“抗日游击队”。“游击队”发展较快,不久组成四个大队:张玉枢所带武装,编为一大队,张任大队长,杜家祥所带队伍编为二大队,杜任大队长,张次湛(进步人士)、杜庆九所带队伍编为三大队,先是张任大队长,后是杜任大队长;韦廷佐在朱保拉起一部武装,编为四大队,商孟绍任大队长。四个大队共有一千多人,编为国民党山东省第三保安司令部第十七支队,归张里元领导。从此,王洪九就成了“支队司令”。活动在朱保、甘露寺、太和庄、沙沟崖、东西堞庄、马庄、惠民庄一带。此后,王又对临沂各地小股游击队,加委扩编,于一九三九年冬整编,改支队番号为"苏鲁战区挺进第十七支队”,仍属张元里领导。下编四个营;第一营,营长张玉枢;第二营,营长王文彩;第三营,营长杜庆九,第四营,营长李士五。并将原四大队缩编为支队特务连,商孟绍任连长。此外,还编有十九大队,大队长万兴法;二十三大队,大队长杨子芙;二十五大队,大队长姜凤翔;二十七大队,大队长徐美廷,付大队长杨佑曾,以及刘来恩大队、姜开燕大队等共两千多人。一九四0年初,王在惠民庄对部队进一步整编,改支队番号为“鲁苏战区游击第一纵队第三支队”,(张里元任纵队司令)魏秀峰任支队付司令。共整编为七个大队:第1大队,大队长张玉枢;第二大队,大队长王文彩;第三大队,大队长杜庆九,第四大队,大队长李士五,第五大队,大队长杨子芙;第六大队,大队长徐美廷、付大队长杨佑曾;第七大队,大队长刘来恩。五、六两大队住堞庄、福衣庄。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收录了在临沂会见陈毅将军、忆抗日战争时期,临沂军民五次讨伐王洪九、临沂阻击战、诸葛亮与琅琊诸葛氏...王汝涛刘家骥、临沂地下瑰宝要述等13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