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源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唯一号: 150030020220013557
人物姓名: 何思源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57/001
起始页: 0067.pdf
性别:
出生年: 1896年
卒年: 1982年
亲属: 王芳华;何理鲁;何宜理;何鲁莉;何鲁梅

传略

何思源字仙槎,山东荷泽县人,生于1896年,1982年病逝于北京,终年87岁。他岀身于一个小地主家庭,约有土地百余亩。幼年丧父,只有ー个姐姐,没有叔、伯,他祖父也是独生,所以没有很近的亲族。家里的土地出租,母亲主持家务。他的原配夫人王氏有一子名芳华;后配夫人是法国籍,有二子二女。二子名理鲁和宜理;二女名鲁莉和鲁梅。 何自幼入私塾读诗书,后入省立一中(后改为六中),毕业后于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学哲学,毕业后于1918年赴美国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学天文,三年毕业后赴德国留学,改学社会经济。在德国三年,又转赴法国留学两年。于1926年回国,到广州参加北伐革命。在广州帮助戴传贤(戴季陶)把广东大学改为中山大学,担任教授兼任经济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后又兼任政训部副主任、代主任,再后担任政法学院院长。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由政协山东省临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