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士坤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唯一号: 150030020220012981
人物姓名: 任士坤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53/001
起始页: 0078.pdf
性别:
非亲属: 陈毅

传略

任士坤,男,时任郯城三区区长。1946年12月1日,郯城县奉华中野战军首长陈毅命令,在郯城县三区高庄东头的沂河道上,建一座宽六米、承重能力在三吨以上的大桥,并限期三至五天完成,部队将抢渡沂河河歼灭敌人。任士坤,带领三百名突击队员,轮番打桩。一百只木船并联起来,搭成一座水上浮桥。每只船上放一只大八仙桌,上站一位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手挥一把五十三斤重的坎铁锤,对准木桩,打个不停。尽管寒风刺骨,突击队员却个个光着脊梁,汗流泱背。水下,掌桩的人不顾河水刺骨,冰凌割腿,把木桩掌得稳稳当当,不偏不斜。腿冻麻了,膝盖被冰凌划破了也不声不响。任士坤同志更是身先士卒,他脱去棉裤,下到水中,仔细检查木桩是否牢固、正当。别人换班了,他依然在水中工作一干就是几个钟头。有一次,因时间太长,劳累过度,竟“扑通"一下坐在水里。日落月升,昼去夜来,在送走第三个落日的时候,一座完全符合要求的沂河大桥建成了,部队顺利渡过沂河。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伟大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同国民党在军事上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郯城是淮海战役的前哨战。当我们回顾战斗的历程,翻开历史崭新一页的时候,迎来了郯城解放40周年。 1948年11月8日,郯城全境解放。从此,这座历史古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在伟大的解放战争时期,郯城的解放,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在枪林弹雨的战斗岁月里,郯城人民作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郯城人尿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纪念淮海战役胜利、郯城解放40周年,对人们迸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促进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编印了这本资料专辑。这些资料将会启迪和鞭策我们,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郯城英勇拼搏,艰苦奋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