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颜真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3411
人物姓名:
颜真卿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119/001
起始页:
0281.pdf
时代:
唐代
出生年:
709年
卒年:
785年
籍贯:
山东琅琊人(今山东临沂)
传略
颜真卿(709—785年)是山东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唐玄宗二十二年(734年)考中进士,曾任节度使、尚书,殿中侍御史,后进爵鲁郡开国公,故人称为“颜鲁公”。他是唐代一位承前启后的大书法家,他的楷书既继承了魏晋以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成就,又吸收了其他各书法家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被誉为继王羲之而起的第二位书法革新家,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写《东方画赞碑》时,年四十五岁,是他书法艺术发展成熟的高峰时期。颜真卿留下的碑刻较多,但字体的刚健雄浑,遒劲厚重的风格,当首推《东方画赞碑》为最,且在该碑上额的篆书和隶书,也是其他碑中不多见的。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他因受奸相排挤,被贬为平原郡太守,治所在今陵县。此时,颜真卿敏锐地察觉到安禄山有叛逆迹象,且其治所范阳三郡距此非遥,须加防范,便以防霖雨为名修浚城池,训练兵丁,积极备战。安闻之便派使臣平冽、李史鱼等,以巡视为名,来此刺探军情。颜将计就计,陪同来使,游览当地名胜东方朔祠,因见原碑已残,故亲书赞文并撰书《碑阴记》,以惑其使者。李史鱼见颜一书而就,便说:“颜大人果然好书法,百闻不如一见,无愧为当代书法名家”。安禄山据报后,“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第二年举兵叛乱,河北二十四郡多被贼陷,独平原郡固若金汤。由于颜真卿在敌后的战略牵制,使其兵力分散,致安禄山最后一败涂地。他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的艺术实践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行动,至今都是很有教益的。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第一辑共筛选了28篇史料,分设9个栏目。包括抗日英烈、、人物春秋、历史足音、血泪史痕、伪匪乡霸、名人轶事、史海钩沉、往事追怀、德州揽胜等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节度使
职位
尚书
职位
殿中侍御史
职位
平原郡太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