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力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3048
人物姓名: 董力生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109/001
起始页: 0251.pdf
性别:
出生年: 1923年
卒年: 1990年
籍贯: 江苏省赣榆县城关董青墩村
民族: 汉族

传略

董力生(1923—1990),女,汉族,江苏省赣榆县城关董青墩村人。194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历任民兵队长、历城县八一拖拉机总站副站长,县妇联副主任、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工会副主席等职。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在抗日战争极为艰苦的岁月里,她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担任由十几个自然村组成的联防民兵队长、农救会长、妇救会长等职。1942年,她积极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带领十几名妇女,开垦荒地10余亩,种一季荞麦,获得2000余斤的好收成。她组织运盐队,自己一次就用小车推盐400余斤,一方面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支援了前线。1943年冬,董力生同志被评为滨海地区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劳模大会,受到肖华、陈士榘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并受到奖励,成为滨海地区生产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同年,八路军主力部队攻打赣榆县城,她和联防民兵一道,攻碉堡,拆城墙。我军攻打朱堵伪据点时,她上战场抬担架,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胜利完成了支前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董力生同志被誉为支前模范。1947年,她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参加赣榆县担架团,被担架队员推选为班长。她们抬的担架是白色的,容易暴露目标,她就带领大家用稻草灰把担架染成灰色的,敌机轰炸时看不清目标,这个办法在全团进行了推广。她带领的担架队,向全团提出了挑战:一是不开小差,二是接到任务坚决完成,三是照顾伤员要周到,四是和群众搞好关系。在这个班的带领下,全团开展了立功运动。当她们走到徐家湖村时,由于村里群众都支前去了,村里缺乏劳动力,耽误了春耕生产。她便同担架队员一起,推小车向地里运粪,成了村里春耕生产的主力军。有一次,她抬着伤员,山高路滑,天又下着蒙蒙细雨,鞋也跑掉了,她就赤着脚艰难地行走。为了让伤员平稳地躺在担架上,山陡时,她便双膝跪下,两手紧握着担架杆,咬着牙一步一步向前爬行。当伤员看到她是个没出嫁的大姑娘时,感动得热泪夺眶而出,坚决要求下担架自己爬着走。她坚决地说:“你们是人民的功臣,伤这么重,我宁肯跪着抬,也不能让你爬。”就这样,她渴了捧口泉水喝,饿了啃口地瓜干,爬山越岭18天,转战千余里,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她是孟良崮战役几千名民工担架队员中唯一的女同志。她被赣榆县担架团评为特等功,被滨海地区支前指挥部授予“钢铁担架团一等功臣”称号。在淮海战役支前运动中,她赶着毛驴,推着独轮车,顶风冒雪,送给养、运炮弹,奔跑在战火纷飞的支前道路上。她的支前小车至今陈列在北京军事革命博物馆内。1949年春天,她被选为山东妇女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一起照了像。 全国解放后,董力生同志又继续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50年,我国农业开始向机械化进军,董力生同志成为华东地区第一名女拖拉机手。在山东省国营广北农场工作时,她克服了没有文化的困难,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拖拉机的驾驶和修理技术,并担任了机耕队长。同年,她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工农兵劳模大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52年,她参加了农民赴苏参观团,在莫斯科斯大林同志接见了她,并赠送她一件皮大衣,这件皮大衣当作珍贵物品,伴随她终生。她还参加了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受到金日成同志亲切接见。 1953年至1965年,董力生同志在历城八一拖拉机总站任副站长。在这期间,曾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先进工作者”,并被选为省一至五届人大代表、省妇代会代表、省妇联执委。1975年至1981年兼任历城县妇联副主任。1981年至1985年任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工会副主席。1985年离职休养,1990年病故。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分“历史名人”、“往事追忆”、“名胜古迹”、“史海存真”等8部分,随着政协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一项创举,作为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一种特有方式,日益显示出其他文史研究机构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和勃勃生机。

阅读

相关专题

民兵队长
职位
副站长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副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