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贡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2960
人物姓名: 边贡
人物异名: 字:庭实;号:华泉;又自号:华泉子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109/001
起始页: 0067.pdf
出生年: 1476年
卒年: 1532年
籍贯: 历城
亲属: 边宁;边节

传略

边贡(1476—1532),字庭实,号华泉,又自号华泉子。历城人。明中期大臣,也是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为“前七子”之一。 他出身于官僚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祖父边宁,为应天治中(官名)。父边节,为代州(今山西代县)知州。弘治九年(1496),20岁的边贡中了进士,初授太常博士,又迁升兵科给事中。任职期间,不避权贵,不计利害,上书弹劾贪冒军功、卑怯无能的中官、张瑜和太医刘文泰、高廷和用药之谬,又劾监军太监苗逵、保国公朱晖、右都御史史琳用兵之失。他还上《言边患封事疏》,疏文激昂凛然,直述国家大事。弘治年间,边贡仕途得意,官至太常寺7丞。 弘治十八年(1505)5月,曾使明朝一度中兴的孝宗皇帝朱〓樘病死,由他14岁的长子朱厚照继位。这就是明武宗,年号正德。武宗年幼无知,不问朝政,宠信太监,亲近佞臣,迷贪游乐,朝政大权全由宦官刘瑾把持。边贡清正高洁、不善逢迎,被放为河南卫辉知府,很快又改授湖北荆州知府。外放任职使他锐意进取之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此后他再未能返京任职。 正德五年(1510)春,边贡赴荆州任所。在荆州任内,他或驱车四境访察民情,或登山游水吟诗作赋,心情十分抑郁。不久,权阉刘瑾伏诛,有不少原受迫害的官员回京任职,而边贡仅被提升为山西提学副使,同时又收到父死讣音,他未赴职即回家奔丧。 正德九年(1514)仲冬,边贡守制期满,起为河南提学副使,虽已升迁可仍未能返京,心情十分惆怅。但他仍尽心忠职,秉公办事,以文才选拔属下,赢得了清正廉明的赞誉。边贡有感于朝政日非,加之体弱多病,于正德十二年上疏请求辞官,未获准,时值丁艰(母卒),边贡扶灵枢回乡守丧。在家间,读书授徒,与友人唱和,流恋于家乡湖光山色间,写了大量吟咏诗作。 嘉靖元年(1522),边贡复职为南京太常寺少卿,6年后升南京刑部右侍郎。边贡厌倦仕途请求辞官未获准,反而拜为太仆卿,又迁南京户部尚书。边贡无意做官,疏狂放任,公暇之余浪迹于山水间,写下了大量吟咏南京一带山水的诗歌。边贡久负才名,美风姿,所交悉海内名士。入官留都,悠闲无事,又常挥毫浮白,夜以继日,都御史劾其纵酒废职,遂罢官归里。 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等并驾齐名,时称“四杰”。 边贡任兵科给事中期间,李梦阳任户部主事,何景明、徐祯卿、王九思、康海、王廷相等也先后进士及第,在内阁各部供职。边贡与他们诗文往来,结为诗友,被后人称为“前七子”。他们力图改变当时颓废的“台阁体”统治文坛的局面,“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运动。这次运动,对改变“台阁体”萎弱文风,清除八股文窒息文艺创作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一味强调复古,使文学创作走上了盲目尊古的道路,造成了摹拟剽窃、追求形似的恶劣影响。 边贡的诗以富有文采为时人称许。他的摹拟诗作,虽也古色古香,但是毫无诗意可言。而他的送别、游赏诗作,韵味深厚,文笔传神,时见新意,确有不少清丽隽秀之作。纵观边贡的诗,多有佳作,“风人遗韵,故白不乏”,但拟古低品掺杂其中。沉稳平淡,风格朴质,是他诗作的特点、优点;而题材狭窄,调多病苦、低吟咏叹又是他的弱点。总之,边贡在我们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诗文,后人编为《边华泉全集》。清代初期著名文人王士祯编有《华泉诗选》4卷。明嘉靖十年(1531)致仕归乡,在大明湖畔筑万卷楼,收藏书籍、金石。翌年,书楼为大火所焚,他仰天大哭曰:“甚于丧我也!”遂发病而卒。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分“历史名人”、“往事追忆”、“名胜古迹”、“史海存真”等8部分,随着政协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一项创举,作为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一种特有方式,日益显示出其他文史研究机构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和勃勃生机。

阅读

相关专题

大臣
职位
职位
提学副使
职位
提学副使
职位
少卿
职位
右侍郎
职位
尚书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