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从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2940
人物姓名: 崔从
人物异名: 字:子义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109/001
起始页: 0033.pdf
出生年: 761年
卒年: 832年
籍贯: 历城全节(今董家镇)
亲属: 崔融;崔能

传略

崔从(761—832),字子义,历城全节(今董家镇)人,唐官吏,崔融之曾孙。少孤贫,与兄崔能寓居太原(今山西太原市),隐于山林。逢连年兵荒,兄弟二人以橡实为食,讲学不辍,如此达十年之久。德宗贞元(785—805)初,崔从登进士第,为山南西道推官,节度使严震待之甚厚。后被西川节度使韦皋引为西山运务使,又奏迁为节度判官,权知邛州事。邛州狱中有盗在押,前刺史已定其案,崔从疑有其冤,不治其罪,后来果然捕获真盗。韦皋死后,节度副使刘辟举兵反叛,欲并东川。崔从寄书阻止,刘辟怒,遂发兵攻之。崔从绕城守御,终不服从。朝廷遣高崇文率军平刘辟后,随刘辟反者皆伏法,崔从得免,宣歙池观察使卢坦表其为副使。宪宗元和(806—820)初入朝,累迁吏部员外郎。裴度为御史中丞,奏以崔从为侍御史知杂,守右司郎中。裴度入相后,又以崔从代己为御史中丞。任职后,弹奏不避权幸,荐引御史必质朴谦让之人。不久授虢陕观察使,迁尚书左丞。元和十二年(817)唐平淮西镇吴元济的叛乱,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惧怕朝廷乘机讨伐自己,上表请割德、棣二州,并遣二子入侍(为质)。宪宗以崔从为使前往慰谕。有朝臣认为王承宗为人狡诈,崔从一人前往,凶多吉少,但崔从毅然上路。崔从路过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时,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欲以500骑援之,崔从不受,仅与童奴10余骑前往。至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治所),崔从集三军将士于球场宣布诏敕,盛陈逆顺大节,祸福利害,辞语慷慨,意态昂然,将士皆被感动,承宗也自觉有失,貌愈恭谨,以至泣下,当即将二州户籍、符印交与崔从。此年八月,出为兴元尹、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等。宪宗欲任其为相,监军使(宦官)揣知此事,向崔从为朝中权贵求取贿赂,崔从不肯,由此不得为相。穆宗即位,台拜尚书左丞。长庆二年(822),检校礼部尚书、鄜州刺史、鄜坊丹延节度使等。其属地之内,神策军镇相望,骄横犯法者甚众,历届节度使皆不敢治,崔从到任后,皆绳之以法,由此境内肃息;其属地内又常有党项羌携带羊马前来互市,历届节帅皆受其贿赂,崔从到任后,概不收受,党项也不敢兴兵犯境。长庆四年,入为吏部侍郎,改太常卿。敬宗宝历二年(825),检校吏部尚书,充东都留守。文宗太和三年(829),入为户部尚书。宰相李宗闵因其与裴度、李德裕等友善,改其为尚书右仆射、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四年,拜检校左仆射兼扬州大都府长史、御史大夫,充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按旧制,扬州境内凡交易资户、奴婢皆须按值纳税,百姓养羊须按口纳税,官府又通过酒曲专卖以赢利,崔从到任后皆罢之。太和六年(832)病卒,赠司空,谥号曰“贞”。 崔从为人忠厚谦让,生活简朴,不交权势。四任大镇观察、节度使,但家无妓乐;按其阶品,六当立戟,但始终不向朝廷请求。时人因此对其十分敬仰。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分“历史名人”、“往事追忆”、“名胜古迹”、“史海存真”等8部分,随着政协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一项创举,作为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一种特有方式,日益显示出其他文史研究机构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和勃勃生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