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半千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2937
人物姓名: 员半千
人物异名: 原名:余庆;字:荣期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109/001
起始页: 0029.pdf
出生年: 620年
卒年: 714年
籍贯: 齐州历城

传略

员半千(620—714)原名余庆,字荣期,齐州历城人。其先祖本为彭城(今江苏徐州)刘氏,其十世祖凝之,为南朝宋起部郎,宋灭后逃奔北魏,自以忠烈比伍子胥,因子胥名员,比魏皇帝因赐姓员氏。父早亡,由伯父抚养,童年即能读通经史。客居晋州(今山西临汾),应童子试,成绩优异,殿试对诏高策。并能讲解《易经》、《老子》。成人后,与乡人何彦先同师学士王义方。王义方曾为侍御史,学识渊博,忠正耿直。因当廷怒斥奸相李义府,为李义府所陷。贬官莱州司户参军,后客居昌乐(今河南南乐县),聚徒教学。他见员半千才学超群,非常爱重,并对他说:“古人说500才出一个贤才,你将来可以当之无愧。”于是将其名余庆改为半千。 唐高宗咸亨(670—674)初,员半千连中八科制举,但因家中贫寒,无钱打点,朝中又无亲朋,故很久未被授任官职。后来好不容易才被授了个武陟(今河南武陟县)尉。适逢连年旱灾,他建议县令殷子良赈济饥民,子良不采纳他的建议。后来殷子良因事去了州府,半千趁机开仓放粮,百姓得以稍免饥馁。但惹怒了怀州(今河南沁阳一带)刺史郭齐宗,将半千下狱。幸逢黄门侍郎薛元超为河北道存抚使,正巡察至此,听说了此事,将郭齐宗召来对他说:“你身为刺史,在你治理下的百姓受灾时,却不能亲自救济他们,使惠政出自一个小小县尉,你却还要惩治他,难道你不感到惭愧吗半千因而获释。 高宗永隆元年(680)应岳牧举,高宗御武成殿,问诸州举人:“兵书所说天阵、地阵、人阵,各为何意?”半千首先回答说:“古书上有一种说法是:天阵为星象占验,有利出师;地阵为山川形势,有利布阵;人阵为军士不合,及时补救。我认为不应如此解释。天阵当为出师以义,如及时之雨;地阵当为且耕且战,足其衣食;人阵当为三军之士,亲如父子兄弟。如果这三个条件不具备,军队是不能作战的。”高宗对他的见解十分赞赏,对策时擢为上策。 垂拱(武曌空年号685—688)中,擢半千为左卫胄曹参军,充宣慰吐蕃使。辞行时,武后(则天)说:“久闻你的大名认为你是古人,想不到竞在当今朝列之中。境外小事,不烦你远行,请留在朝中,以备顾问。”当即下诏使入阁供奉。证圣元年(695),为左卫长史,弘文馆直学士,与著作佐郎路敬淳分日待制显福门下。此间半千撰《明堂新礼》3卷;则天封中岳(嵩山)时,又撰《封禅四坛碑》12首,皆献于则天,前后受赐绢帛千余匹。后又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控鹤府是武后圣历二年(699)设置的宫中近侍宿卫机构,以武后的男宠张易之为监(长官),半千不屑与之伍,上奏武后说:“古无控鹤之职,况入选之人皆浮荡无行之少年,非朝廷控德操所选拔,恳请予以罢除。”由此违武后旨意调为水部郎中,又外任棣州刺史,此间他预修《三教珠英》。不久复回朝,仍任弘文馆学士。受宠臣武三思(则天侄)等的嫉忌,又将他排挤出京城,先后任濠、蕲二州刺史。在州不专任胥吏,注重教化。睿宗即位初年(710),征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平原郡公。晚年自请致仕(退休)定居尧山、沮水之间。 员半千一生节操清白,虽一生曾事五君,而不骄。清心寡欲,年虽老而不衰。文笔优长,所撰《明堂新礼》3卷,封禅碑文12篇,均倍受武后赞赏,可惜多已遗失。《全唐诗》卷94仅存其诗3首。其《陇头水》一诗,是一首边塞题材的诗;《陇右途中遭非语》一首则抒写了自已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白节操。善终,享年94岁。殁后吏民皆泣于野间。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分“历史名人”、“往事追忆”、“名胜古迹”、“史海存真”等8部分,随着政协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一项创举,作为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一种特有方式,日益显示出其他文史研究机构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和勃勃生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