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李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長清文史资料》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2079
人物姓名:
李刚
人物异名:
原名:李长贵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76/001
起始页:
0032.pdf
出生年:
1912年
卒年:
1971年10月21日
籍贯:
长清县归德镇坟台村
传略
李刚原名李长贵,1912年生于长清县归德镇坟台村,在兄妹中排行老三。自幼家中贫穷,全家八口人,只有六分薄地。父亲给地主扛了一辈子活,两个哥哥小时候跟母亲出外逃饭,长到十五六岁也给地主扛活,因受不了地主的打骂,被迫外出当了冯玉祥的兵。那时当兵挣不了几个钱,还是不能养家糊口。他姐姐十四岁就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全家冬天没有一床被子,只盖几条破麻袋。李刚小时候也跟母亲去讨饭,曾因冻饿几次几乎死去,就这样度过了童年。十四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济南学铁匠。在旧社会,当学徒一天到晚烧水做饭,铺炕叠被,端尿盆,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还三天两头挨打受气。有一次,学套锣丝时,师傅故意找毛病,用铁钳子把他的胳膊打下来,一个多月还没治好。这样受苦受罪学了四年,总算是出徒了。这时,他已是十八岁的小伙子,能够独立干活,每月劳动价值多达二、三百元,掌柜的才只开给一元二角的工资。因要求增加工资和掌柜的打了仗,把掌柜的揍了一顿,就跑回家。这时,他父亲已五十五岁,因贫困交加,操劳成疾,染病而死。治病花了六十多吊钱,无钱还账,只好又把仅有的六分地卖掉。从此,全家生活就更加困难了。别无出路,只好又给地主李玉明扛活,一直干了四年,因受不了地主的压迫和虐待,就到济南吴化文部当了兵(吴化文那时是韩复渠的手枪旅旅长)。当兵期间,练了一手好枪法。一次,他和另外两个兵在泰安以南某地一个饭馆喝酒时,当地老百姓向他们三人哀求说,此地山上庙里有个老和尚,奸淫妇女、诈取民财,无恶不作,要求他们三人帮助当地老百姓除害。他们这时带着醉意一齐上了山,到了庙里把老和尚抓住就给毙了。从此,他们三人不敢再回部队,也就各奔前程了。李刚这时回了家。回家后把枪卖给了一个地主,用这点钱来养家糊口(这只枪以后被我政府动员出来了)。不久就发生了“七·七”事变,日军侵华战争开始了,三八年我党开始去二区(归德镇原为二区)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田子全、房泽玉、唐俊亭这些党员同志也经常到坟台村活动(田子全平坊人、房泽玉薛庄人、唐俊亭李庄人),因都是老乡,经常给李刚讲革命道理,从此,李刚同志就跟着他们参加了革命,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九年二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选田子全同志为区长,房泽玉同志任区委主任。李刚同志就在区政府工作。为了工作方便,给李刚同志配备了短枪。以后参加革命的人越来越多,在民间也搜集到一些枪支,由李刚同志负责组织区队。他在四〇年就当了二区区队长。四四年秋又当了县武工队队长。四五年日寇投降后县武工队改编,其他同志升级到主力部队,李刚同志留县公安局工作。国民党重点进攻时转移到黄河西,不久又回到河东坚持斗争,任县武工队队长。全国解放后调东平、平阴工作,“文化大革命”前离休回本村,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受到冲击,于1971年10月21日病故。 李刚在任二区区队长和县武工队队长期间,英勇善战,机智灵活地打击汉奸、叛徒、特务、地主恶霸,为民除害,为党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知识出处
《長清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山东省长青县近现代历史上人物、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资料。共设立人物春秋、抗日史话、艰苦岁月和文教文生四个板块。
阅读
相关专题
区队长
职位
队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