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冕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明水撷英》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1801
人物姓名: 李冕
人物异名: 字:端甫;号:脉泉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67/001
起始页: 0049.pdf
时代: 明弘治三年庚戌
出生年: 1490年
卒年: 1563年
籍贯: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明水镇
亲属: 康氏;李黄中;李美中
非亲属: 吕泾野;李开先;谢少溪;刘后峰

传略

李冕(1490—1563)字端甫,号脉泉,明水人,嘉靖五年进士。是继洪汉、乔岱之后,承李开先、康迪吉之前,明代中期章丘籍官员中,在政治舞台上一个经历特别复杂的人物。浮沉于宦海三十余年,历十有五任,最高做到云南右布政使,领从二品衔。一生刚直不阿,秉公执法,廉洁自持。敢斗奸佞,时被升迁。又常受排挤,时遭贬谪。终因逆忤严嵩之流,被迫以老疾致仕。 李冕,明弘治三年庚戌(1490)八月十六日出生于明水镇一个农民之家,自幼囿于困顿的环境中,因而读书勤奋刻苦,性格“醇实寡饰,言动端凝”。七岁时就志趣出群“不为儿戏”,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十三岁时就考中秀才。很受当时章丘著名宿儒郑鸾的器重,知其日后必能发达,乃以爱女许之。在岳丈的精心培育下,李冕“甘淡茹苦,潜心厉操”,“居黉校者十有五年”。又于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与王杏里等章丘名士一起在山东乡试中,取为举人。可惜在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落榜,但入仕之志未衰,“遂入长白山,益励志积学”。其时,李冕已婚,并生有子女,家境本来贫困,长期读书无暇顾及生计,仅靠父亲种几亩薄田,入不敷出。有时竟靠郑夫人典当嫁时簪珥衣裳维持全家生活和供其读书。连年水旱灾害后,景况愈索,父亲贫病交加去世,虽极力以营丧事,仅以薄棺埋葬。李冕自己因愁伤过度,也生了一场大病。一度灰心于仕途,曾被一富翁,聘为家塾教师。偶因富翁失礼,即不告而去。约同三盘村的胡来贡,隐藏到莱芜雪野的深山中继续攻读,寒饥不易其志。终于嘉靖五年丙戌(1526)考中进士,官授河北魏县知县,此时李冕已三十六岁了。 与起于贫困有关,在魏县任上,李冕特别能体恤民情,魏县地处黄河以西,漳河流域,易遭水灾。上任之始就遇连年饥荒,为救民于水火,李冕冒死自作主张,开仓赈饥。县上存粮不足,又为民请命于郡守。力促从国库中发粮四千石于魏,才保住了全县饥民之性命。祸不单行,漳河又发大水,冲毁堤岸。濒水而居的数百户人家,将遭没顶之灾。胆小的士绅官吏弃民而逃,唯李冕“奋然而前”。组织人力堵截水流,“大呼曰:“吾能完堤,若等但视吾所指而筑之。”日已暮,独乘一小舟与波涛相上下,亟督之,众无不感泣兢力者,堤竟成。水灾过后,李冕又为恢复生产单人匹马,遍访全县各乡进行调查研究。竭尽地方父母官之职,“与田夫语如家人父子,问所疾慰劳之。”深受魏县人民之爱戴。通过调查,改革了以往不分贫富均徭纳税的弊政,“创地丁之法”,“民大悦服,两院亟称之,乃下其法于旁郡邑,使皆效之”。在魏县期间,李冕还十分重视教育,“每朔望,必晨起谒庙,礼成,坐明伦堂亲为诸生讲说,或因而课之,第其优劣,以励其进取……修庙学,严祭祀,皆事图永久。”培养了很多品学兼优的人才。因此颇受北直隶(今河北)学政陈中川的赏识,上奏朝廷,力荐擢升李冕。李冕施政,仁厚宽和,尤尚俭约,“每事以节缩里甲用度为务,一毫不妄费,自奉殊薄,虽过客,亦唯一饭之馈。无他设也。”竟迫使那些以巡视为名沿途勒索财物的公使大臣们“相戒行不由魏,多取道他处者。”李冕的家教甚严,绝不许随任家属倚仗权势沾公家的便宜。有一次他出发远行,过期未归,家中粮尽,将要到集市买点粮食,郑夫人“遍索大小宅眷钱,不能斗米。”这种情况在封建官僚家中,确实罕见,士民无不佩服。因此,离任后,魏县士民为其立“去思碑”作为纪念,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在魏县六年卓有政绩,嘉靖十年辛卯(1531)被提拔赴京任内台(即都察院)经历拔差御史。时朝中党争纷起,张孚敬与夏言的权力之争已趋明朗化,张势渐衰,夏言渐用事。不了解官场险恶的李冕,被卷入政治旋涡。因副督御史王定斋在院疏中误写了犯忌之字获罪,连累了李冕,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李冕被贬谪降职为钧州(今河南禹县)州同知。在任期间与知州刘魁,配合默契,敦行古道,政先教化,辟建书院,集州中学子亲为讲学,整饬了地方学风。 不久晋升为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同知。 接着又晋升为南京户部员外郎郎中。在任期间求教于曾因逆忤前朝权阉刘瑾而得罪罢官后又复职的大学者、翰林院编修吕泾野。二人相见恨晚,谈吐投机,遂为至交,吕泾野曾撰文赠李冕以表情怀。 后晋升杭州知府,杭州天下佳丽之地,富庶之邦,当数省之孔道,为百货之渊薮,冠盖踵接,贡奉丛沓。是一班贪婪之辈,都想凯觎的地方。李冕却廉正自束,并改革了一些于国于民都不利的弊端。单为朝廷织造龙衣一项,每季就达白银数万两之巨,往时已约定俗成,“每百金率克其一”,知府一季即可得万两。李冕“毅然革之,不留不克”,因此“机房感之,以为数十年来仅有此。”吏民皆服其廉而诚,竟至万口祝颂:“非杭不足以置公,非公不足以治杭。”就是近在咫尺的名胜西湖,李冕也以漫游为戒,去了附近的黄山一次,还是为了陪伴上峰权臣。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母康氏病故,回家守制三年至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服满,补授处州(今浙江丽水)知府。处州,处万山中,矿产非常丰富。因管理不善经常发生盗矿事件,并曾发生杀害钦派官员事件。李冕严厉法度,恩威并施,故终其任没再发生矿变。境内有二条大的水渠,堙塞已三百余年,在李冕督导下重新修复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因治杭,处二州有功,又晋升河南按察司副使兵备大名(今河北大名)。在此期间曾参预镇压有名的红罗女起义。 越三年,又晋升为陕西参政,与常常干预地方行政的明王朝宗室进行过斗争。因有功,曾获御赐银币之殊荣。特晋升为陕西按察使,从此更以执法为己任,对疑案、冤狱多所平反。曾受到翰林王获野“执法不挠,使无辜而坐者复生”的赞语。 后晋升至山西右布政使,却因辩别冤狱而得罪了一位御史,被降职为四川参政,此事引起了公论,后经吏部调停,认为冤枉,又复用为贵州按察使。赴任前,同乡挚友李开先曾写诗《送李脉泉宪长之任贵州》一首送行。劝说他,贵州虽处远方边恶之地,且多少数民族,但也有公道在,宜效汉朝布阳和之策发展边疆,切莫因去万里之外任职而灰心。不久朝廷又将他晋升为右布政使到云南任职。终因他在多年来秉公执法的过程中,得罪了一些奸佞小人,又不会逢迎于当朝权奸。借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考察“旧属官乘机陷害”,在权倾朝野的严嵩父子面前,构嫌诬告。被迫以老而有病之名致仕还乡。宦游三十年,足迹遍及河北、北京、河南、南京、杭州、浙江、陕西、山西、四川、贵州、云南,几占大半个中国,实属历朝中所少有。 回乡后,李冕并不颓丧,而是“适投所愿,欣若得意事。”修葺旧时茅庐,复植庭院花树。与因相似之由而罢归田园的李开先、谢少溪、刘后峰等七大夫结为林下之好。游麻湾、登胡山,徘徊所尝读书处,间酌于百脉泉畔。“岁时相约高会,以敦古谊,重交情,雅有香山洛水之风。”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病逝于家,享年七十三岁。 安葬时,李开先亲为作墓志铭,概述一生行状。 越四年,乡人刘五恩等倡议为其建祠堂于明水镇之中央,李开先又为作《脉泉李方伯祠堂记》以志流芳百世。 李冕有子二、女六。长子黄中先卒,次子美中,俱中秀才。子婿中较出色者,是秀水村巨富韩少湖之祖父韩鲸。其后代现多散居在明一、绣水两居民区内。

知识出处

明水撷英

《明水撷英》

本书《明水撷英》收录了章丘市古代先贤、近代名流、现代群英的人物简介,事迹以及个人作品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御史
职位
同知
职位
同知
职位
知府
职位
知府
职位
参政
职位
按察使
职位
右布政使
职位
参政
职位
按察使
职位
右布政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