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复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明水撷英》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1798
人物姓名: 廉复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67/001
起始页: 0027.pdf
时代: 北宋时期
出生年: 约994年
卒年: 1084年
籍贯: 河南祥符县
亲属: 廉宗师;廉理;廉珪

传略

廉复(约994—1084),北宋时期齐鲁著名隐士。本河南祥符县人,饱读诗书,颇富才华。但北宋王朝因施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所导致的“积贫积弱”外患严重的社会现实,以及由恩荫制所造成的官僚机构日益庞大,无能冗员充斥朝廷,党争纷起,官贪吏污的恶劣风气,使得他憎世而仇俗,无意于仕途官场。为了逃避朝廷的征召,他藏节匿行,使世莫得其名。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32年左右)恝然从河南祥符迁来齐州(今济南)之东的章丘县。在位于胡山北麓的明水镇西的绣江河源定居。 定居明水以西后的廉复,不与官交不与吏往,完全过着隐君子的生活,”尽束其平生所读书置屋栋间”而独心研究《易经》。研读之余便领儿孙,在眼明堂北,砚池山南的一片荒坡之上创建家园。”筑室结庐,植竹数千木数百”,不几年功夫就把一片荒坡治理成了“茂松修竹,溪深水静”,人称“廉家坡”的美丽庄园。当时他“种田百亩,活十余口年岁无不给”,生活富足,人丁兴旺。四、五十年后,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虽“云巾凫羽舄服藜杖”,但“犹有童颜”,“望之如神仙中人”。以至于有人怀疑他是食仙丹度日,有化黄金之术的神人。有些不事劳作,妄求钱财之辈,竟到他家求学点石成金的法术。廉复感到可笑,但诚恳地对他们说:治家必先“诚于家”,诚则生爱,爱家才能理家、发家。不怕劳苦,植木筑室,种田养家,这是顺乎人情、合乎常理的事,我哪有什么法术呢?治家和治国是一个道理,就是有人来问我“治天下国家者,吾亦将以是语之。”他的朋友王文恪公成为高官显宦后欲将他推荐到朝中做官,因了解他的脾性,怕他不可屈就而中止了这个打算。宋英宗治平年间下诏求贤,当时的齐州刺史王才叔发现了他,“将迫先生行,先生阴使人进其弟子胡鄢”,代替他入朝为官。可以看出,他终身不仕的决心是很大的。 廉复的博学多识、高风亮节得到了当时在朝为官的明水人李格非的崇视。李格非把他看作同乡中的老前辈。每次回故乡探亲,必与哥哥李和叔带领子侄去廉家坡拜访廉复先生。向他求教经学文艺,畅谈时政国事,礼尚往来,遂成莫逆之交。廉复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以九十岁高龄无病而死。为了表示对这位隐君子的怀念,李格非的哥哥李和叔对廉先生的为人做了极高的评价。李格非更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九月十三日亲自撰写了《廉先生序》一文颂扬廉复淡泊清白的一生“以记名实”。当时的太学诸生曾把这篇序文奉为经典“附于策断之末传诵天下”,一时廉复竟被儒者尊为先师,这影响是相当大的。廉复去世后三十七年——宋徽宗宣和五年(1124)正月,廉复的孙子廉宗师、曾孙廉理、廉珪把李格非所撰序文刻之于石立碑祭祖,又请李格非的侄子李迥为碑文写了题记。

知识出处

明水撷英

《明水撷英》

本书《明水撷英》收录了章丘市古代先贤、近代名流、现代群英的人物简介,事迹以及个人作品的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