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1557
人物姓名: 刘冠三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55/001
起始页: 0139.pdf
出生年: 1872年2月16日
卒年: 1925年5月
籍贯: 山东省高密县康家庄

传略

我们的祖父刘冠三,原籍山东省高密县康家庄,生于1872年2月16日,家里以开大车店为主,还种一点田地。 祖父1900年离开家乡来到济南,先是以抄写为生,后于1902年考入山东大学堂师范馆(后改为山东师范学堂),1906年毕业。这年夏天经谢鸿焘介绍加入同盟会,从此成为革命者。这年,他与友人丁耕农等创办了我省第一家通俗文体的《白话报》,报馆设在白雪堂(在趵突泉一带)。后又创办了一所聋哑学校,又集资创办一所中学,因学生不断增加,便将中学迁到北园杨家庄张家花园。学校要扩大,首先要有必需的经费。祖父一向以诚待人,广于交往,又办过《白话报》,故声望较高,他利用这一优势开展了募捐活动。除说服有钱人捐助外,又到各学校宣讲办学的必要性和爱国意义,学生听后很受感动,纷纷认捐,其中有一位师范学校安丘籍的学生张世荣,听后回家动员他父亲捐了1000两银子助学。当时的山东巡抚杨士骧也同意每年给学校500两银子补充经费。这样学校终于得到扩大,并将扩大的学校定名为“山左公学”。 当时祖父与管教育的一位官员方燕年不和,所以报请立案时由刘东候、丁鸿芹(都是同盟会员)具名申请,因提学使(教育厅长)连甲与祖父较好,很快获得批准。1907年2月正式开学。办学的宗旨是教学新文化、新思想,培育革命英才。学校总办(校长)由刘冠三担任,刘东候任监督(教导主任),张士荣任庶务(总务主任)。不久,刘东候辞职,监督由刘冠三兼任。教师多为留日学生,如丁鸿芹、刘一桂、王步云、夏全珍、邓翰文、左汝霖、周树标、鞠思敏(山东著名教育家)等,而且多是同盟会员,“山左公学”一时成为贤士云集之地,各地学生闻名报考的更多了。 学校分师范部和中学部,各部又各分三个班。师范部150人,年龄较大;中学部80人,年龄较小。师范班每年交20元银元(每枚银元含纯银6钱4分8厘,20元银元折合近13两);中学班每年交20两银子,两者相比师范班交费少些。张家花园只设校部、教室和教职员宿舍,学生都分住在附近村庄内,远的离校2里。学生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不但无半点怨言,反而学习情绪高涨,成绩良好,来校上学者不断增多。 祖父兼任监督,除总的料理学校大事外,还要管教务和督导学生的工作。他特别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对少年学生尤甚。他每晚都要提着灯笼到学生处查看,一方面解决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见机向学生宣传革命。他常将革命刊物如《晨钟》、《民报》、《革命军》等分送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他与学生亲如家人,推心置腹交谈,深深打动了学生们的心。学生听他讲课都入迷,对他送来的书刊,更是手不释卷。有的学生说:“过去俄国学生偷着在房子里读禁书,说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我们很象他们。”祖父听后很高兴地说:“革命种子佈矣”。 这所学校不只是教书育人,它还担负着革命的重任。除为武装起义培养骨干外,还承担着同盟会在山东革命的各项任务,实际上又是革命机关。因此它除开设文理课程外,还设有军事课,平时也注意锻炼学生的体魄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兴衰而奋斗的精神。一次学校组织了到泰山旅行的活动。泰山距济南50多公里,当时没有火车,只能步行。队伍由军事教员(都是留日学军事的学生,多是盟员)负责带队,一律军事化,背着背包列队而行,教职员随其后。祖父身先士卒,走在前面,边走边讲,忆古论今,侃侃而谈,毫无倦色,师生很受鼓舞,路虽崎岖不平,但无一落伍者。祖父满意地说:“此习行军之野操也,他日赴汤蹈火,举大义者,吾徒也。”果然如此,嗣后公学学生为革命献出生命者极多,其中的佼佼者如刘溥霖、邵麟勋、周希文、钟孝先、林登弟、毛守枢、于沐恩、王凤藻等,都是同盟会员。 祖父为培养学生自治的能力,发起组织“学生自治会”。自治会由学生选举理事组成,强调民主自治,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并兼管军事训练。学生会分评议、执行、判理三部,部又分若干科,都有人各司其职,井井有条。会长先由祖父担任,后改由学生担任。学校大事自治会参加研究,遇有问题自治会也为学校分忧。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清政府对“山左公学”办学情况有所觉察。当时山东巡抚杨士骧阴一面、阳一面,先是捐款助学,表面和祖父谈交情,但在私下里却对人说:“冠三是革命党,如果驾驭不好,是一大祸害啊!”于是他派人暗地监视祖父的活动,可监视的人多与祖父要好,且富有正义感,所以没出问题。此时祖父打算买地扩大学校,杨许给5000两银子,地已在关东看好10亩,将要成交,因杨调离山东未成。 当年曾因开除祖父学籍引起学生罢课被撵跑的那个方燕年,在新巡抚的提拔下,升任了提学使(教育厅长)。他恨祖父入骨,一上任先停了杨士骧答应的助学款,继之又提出“山左公学”新开设的政法班停办,理由是“政法学堂照例是官办”,言外之意“山左公学”是私立,不能开设。祖父请教师王廷宾写文章驳斥方的谬论,提出“政法学堂例许民办。”方燕年理屈,恼羞成怒,竟在校门口张贴告示,说“山左公学”内潜伏乱党,欲查封公学。政法班的学生不了解内情,纷纷退学离去。 祖父看得很清楚,方的目的是对着他的,为了保全公学,准备自己离开。但是学生与他感情太深了,他不忍当学生的面宣布辞职,也怕学生年少气盛,不让他走,进而引发学潮,让当局抓住把柄,所以密而不宣,只留下一封信,于1907年冬悄悄地离开学校。 祖父在信中委托安丘周树标负责校务,周是留日学生,有活动能力,故请他出面与方燕年周旋。祖父走后,教务长李松山在学生大会上公布了祖父的信,并且说:“刘监督视公学如生命,数历危难而不去,今竟远行,彼非自爱,爱诸生也!”学生听后都泣不成声。为了保全学校,周将学校迁至大明湖畔,以避“潜伏乱党”之嫌。 1907年冬周树标接管学校,他怕学生不服他的领导,又请诸城的杨镇南为监督,他任副职。学生对杨了解,认为他官气十足,不足为人师表,乃发起驱杨、逐周运动。周愤而离校。数学教师王步云,是基督教徒,待人和气,想从中调解,便对同学们说:“诸君行将卒业,可少安乎?”学生不听,包围了监督室,大呼杨名,令其离校。其实杨早就偷偷跑了,学校从此停课。教师还有留者,但学生纷纷离校归里。第二年(1908年)祖父在青岛与陈干(同盟会员)办起“震旦公学”,“山左公学”入盟的学生到青岛相投。“山左公学”后由安丘王讷接办,虽仍用“山左公学”之名,但已成为一般的中学。 1908年冬,德国人查封了“震旦公学”,祖父遂另寻革命途径,联络了几个同学,推着独轮小车,以小商贩身份,徒步数千里,历经五省200余县,宣传革命,联络同志,为推翻清政府而斗争。 辛亥革命成功后,祖父回到济南,任同盟会山东支部副会长,山东省议会副议长。在此期间,他仍然关心我省的教育事业,除提议将他创办的“山左公学”改为官办的初级中学外(以后成为省立第一中学),又与鞠思敏、王祝晨等人创办了私立“正谊中学”,还在商埠创办了商埠小学(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前身)。 1913年祖父被选为国会议员,并参加反袁护法斗争,1922年恢复国会时再任众议院议员,并到北京定居。1925年5月,因患肺癌病逝于北京,终年53岁。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天桥文史资料》

本书共刊载44篇文稿,力求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展现近百年来发生在天桥区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沧桑变化。

阅读

相关专题

校长
职位
监督
职位
会长
职位
副会长
职位
副议长
职位
国会议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