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田雯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1161
人物姓名:
田雯
人物异名:
字:纶霞;一字:子纶;又字:紫纶;号:山姜;又号:漪亭;晚号:蒙斋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43/001
起始页:
0122.pdf
出生年:
1635年
卒年:
1704年
亲属:
张太夫人
非亲属:
董讷;靳辅
传略
田雯(公元1635—1704),字纶霞,一字子纶,又字紫纶,号山姜,又号漪亭,晚号蒙斋。自幼聪明灵利,智力超群。由于父亲设馆教读,田雯从贤母张太夫人之教。在母亲的教导下,五岁即能背诵《孝经》并入塾读书,以父为师。明崇祯十四年(1641)随父母自桑园镇返回德州。日夜苦读,勤奋学习。 清顺治元年(1644)春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亡。不久清兵入关,满州贵族统治者定都北京,清军向各地进攻,清廷采取了一系列高压政策,屠杀汉族士民,推行圈地运动,把无数粮田变为牧场,激起了汉族人士,尤其是江北士民的强烈反清情绪,纷纷起来武装反抗。田雯当时年仅十岁,政治上却有了一定见识。尔后,他闭门读书,在学习文学、诗词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学问大有长进,十二岁学诗成文,出口成章,步出诗句,深受当时名士称赞;十六岁冠童子试,其为文,言泉独涌思风若神,有如巨灵劈掌蹠自高,又若长河一泻曲直千里。十八岁参加应试不中;二十岁参考仅中副榜。直到顺治十七年(1660)才科中举人。康熙三年(1664),在京经过礼部会试和皇帝主持的殿试,田雯以二甲第四考中进士。 田雯考中进士后,翌年坐船到达京城,皇帝未有立即授予他官职,只给了他一个小小的节推职务,办理一些勤杂事务。到康熙五年(1666)裁节推时,才给他一个从七品的内秘书院办事中书舍人。田雯第一次到内秘院办公,就遭到了同年翰林的侮辱。尔后,是经常看人家的脸子行事,并且还时常遭到他人的嘲笑和打击。仕途的坎坷、官职的卑微、居京的困顿、别人的侮辱和嘲笑,使田雯从精神上深受打击。因此,他也不免时常有些自叹。 康熙十一年(1672),田雯受命主持顺天乡试,得人很盛。因他“秉质纯良,持心端谨,简司翰墨”恩授征仕郎。康熙十二年(1673)苦熬了七年的田雯才升为户部福建司主事。次年升为云南清吏司员外郎加一级。康熙十五年(1676),身为工部营缮司郎中的田雯,奉命前往北京城东通惠河上,监督大通桥漕运事务,按时完成任务,竣工后,受到康熙皇帝的嘉奖,认为他“持躬克谨,莅事惟虔”。两年后,再补工部虞衡司郎中。在此期间,田雯已是著名诗人,官品虽屡有升迁,但仍感到“养生须谨如防寇,再仕真痴是画蛇。拙不合时休自悔,老犹多痒倩谁爬?”有时甚至想到弃官归隐。因此,他又不时感叹“十载为郎”《乞归不得》。他爱学愚山,愚山即施闰章,为清初著名诗人,有“南施北宋(琬)”之说,田雯同这些名人颇有交往,他不墨守一朝一代、一家一派,而是博采众长,自铸伟词,力争不同凡响,务期出奇制胜。康熙十六年(1677),诗坛盟主王士祯在京选《金台十子诗》刊行,当时有十位著名诗人作品被选,田雯就是其中之一者。足见其文学造诣之深,诗作知名度之高。康熙十八年(1679),皇帝诏内外大臣荐举学鸿之举,用者九十五人,田雯在内,于是诗名噪长安。同年七月,因地震,田雯自北京万里桥边迁居崇门外,作山姜《移居诗》一篇,和者百余首。由于田雯在此期间政绩显著,官声甚好,曾三次被康熙皇帝召见于瀛台(今北京中南海处),并被派往廷外就职。 康熙十九年(1680),田雯被擢升为江南学政道按察使司佥事。清初的江南,因战乱不断,致使文化低而薄弱,士子淹没于共同的逃脱、毁坏和懒惰。田雯到任后,便着手振作士气,经常到各地书院为诸生讲学,制定了治理教育的条例十五则,来教导和约束士子,文风大振。在淮安、扬州一带人士中,有“田圣人”之称。康熙二十一年(1682),田雯任期已满,在此期间虽政绩尽管突出,但却受到地方督抚的忌刻,四月交代御任,七月二十四日回乡养病。 康熙二十三年(1684),田雯已五十岁,被补授为湖北、川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院右佥都御史,督粮湖北,十日内办荆州兵粮六万石。湖北兵饷自道库,库官存扣零头沿为陋规,田雯全部予以革除。又设易知单,准许押船运粮官兵,递交公文即可验收放行。抽查运载大米,预查册内新船,令押运粮官兵当堂抽签,使索贿受贿、营私舞弊等事近绝。同时逮捕了损害国家、盗窃粮食的强盗,按照大清条律,分别进行了惩处。“上益才”,为布政使司参议。二十五年(1686)擢光禄寺少卿、迁大理寺丞、晋鸿胪寺卿,三职变动为时不过月余。二十六年(1687)四月,命巡抚江宁,成为总理粮储、提督军务的地方大员。行前,田雯到乾清宫向康熙皇帝辞行时,不但受到皇帝的勉励,而且康熙皇帝赐鞍马,命内务大臣相陪,设宴相送于瀛台。 田雯自四月下旬离开北京,到五月底才到达江宁,此时江宁一带是阴雨连绵,大水淹没了农田,堆积的谷物见不到阳光,发生腐烂;水道运粮的船只也只好改变;米价上涨,百姓生活十分困难,直到六月底水才退去。田雯根据此情向朝廷具奏五大疏请,报告灾情,请求减免江宁一带的进贡米,要求官府停止在本地购粮,都得到皇帝的同意,使灾民得以平安度过灾荒。又请动用国库里的钱财,疏通京口大运河,以节省每年拨用大量的资金来修治。并请减湖田赋税、免铜课,都一一得到皇帝的批准。由于水旱灾害发生,江宁一带当时生病的人很多,田雯千方百计筹得一笔经费,并拿出自己的积蓄,在城内设置了两所病坊,派遣医生为人治病。为此,苏州人民对他十分尊敬和感激,立“长生位”于虎丘山寺,以示怀念。是年秋,田雯又奉命同两江(江苏、江宁)河道总督董讷、靳辅一起调查长江下流河道,田雯提出了《用清刷浊》治理方案,因意见不同而没被采纳。二十年后,重议治河时,便采用了他的治河方略,并获得了成功。 康熙二十七年(1688),田雯奉旨调抚贵州,贵州地处偏僻的西南边陲,为黔(贵州)桂(桂州)、川(四州)黔、黔昆(昆明)、湖(湖南)黔四省交通要道,地理条件差,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民族关系复杂,是做官者视为畏途的一个地区。田雯巡抚贵州的时候,时值刚刚平定吴三桂,社会百孔千疮,急待休养生息。田雯自五月份到任后,和蕃爱民,教化蛮异,不用剿杀,深得诸蛮夷拥戴,处蛮荒四载,声震三苗,威服遐荒。康熙三十年(1691)七月,田雯因母亲去世离贵,临行时,“泣送者百里不绝”。人民为了感激田雯的政德,集资筑建了“山姜别业”祠,以示永久纪念。 康熙三十二年(1693)十二月,田雯在家守孝期满后,被召回京为刑部右侍郎,翌年转左侍郎;三十六年(1697)总裁礼闱,殿试读官;三十八年(1699)六月,迁户部右侍郎,九月转左侍郎。功勋卓著。康熙四十一年(1702)正月,因病致仕归里,捐资修书院、学宫,赈济贫民,三年后卒世。田雯不仅宦绩著称,而且诗名誉满朝野。有以其诗振骚坛,与王士祯并声驾的说法,他留下的著作甚富,有《古欢堂文集》十二卷、《古欢堂诗集》十五卷、《长河志藉考》十卷、《黔书》上下两卷、《幼学编》四卷、《诗传全体备议》八卷,皆入《四库全书》。还著有《楚储米议》、《观水杂记》、《游太室、桐柏山、少林寺、司空园记》、《宝泉记》、《黔苗蛮记》和《苗俗记》等。(详见《德城文史》第十六辑,清初著名文学家田雯)。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本书从岁月回眸、春秋随笔、古迹寻踪、文史纵横等方面记述了德城的文史。
阅读
相关专题
节推
职位
中书舍人
职位
征仕郎
职位
福建司主事
职位
云南清吏司员外郎加一...
职位
营缮司郎中
职位
虞衡司郎中
职位
江南学政道按察使司佥...
职位
提督军务都院右佥都御...
职位
提督军务都院右佥都御...
职位
少卿
职位
丞
职位
卿
职位
右侍郎
职位
左侍郎
职位
右侍郎
职位
左侍郎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