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弼士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0246
人物姓名: 张弼士
人物异名: 原名:肇燮;别名:振勋;字:弼士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134.pdf
出生年: 一八四〇年
卒年: 一九一六年
籍贯: 广东大埔黄堂乡

传略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出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侨张弼士于一八九二年独资创办的。 张弼士(一八四〇——一九一六),原名肇燮,别名振勋,字弼士,广东大埔黄堂乡人。张弼士兄弟四人,他是行三。因家道贫寒,他只随父上过三年私塾。下学后,去山村竹器作坊做工,农忙季节兼为人农田帮工。年十八时,因家乡灾荒,远走南洋,在巴城(巴达维亚,即今之雅加达)一纸行学徒。之后,独自经营酒类商行,赚了一笔钱。又承包了荷兰殖民政府酒码(捐税),还在新加坡承包典当捐务。得手后,又竞投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诸岛鸦片烟码,一次战胜对手,垄断了两个殖民州的鸦片专卖权,大发了横财。 荷属东印度的殖民主义者,为了开发与掠夺鞭长莫及的岛屿资源,放手让一些华侨组织垦殖公司,张大量投资垦植开发事业。先于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在巴城创办裕和垦殖公司,专门种植椰子、咖啡、橡胶树、胡椒、茶叶,并在垦殖区间种杂粮,收到良好效果。在取得利益和经验后,接着又于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在荷属怡厘创办裕兴垦殖公司,在日里埠(即现在的“日惹”)创办笠旺垦殖公司,在英属槟榔屿(即现在的马来亚槟城)创办万裕兴垦殖公司。到一八九八年,张弼士经营的垦殖业,仅其笠旺垦殖公司就投资数百万盾(荷币),先后建立胶园八所,雇工数万人。一八九八年,在英属文东埠开办东兴矿务公司,开采锡矿,又获得惊人的利润。因购买外轮官船船票,遭到苛刻歧视,一怒之下,在巴城、亚齐创办了裕昌、广福远洋轮船公司。又在日里开办日里银行,专办荷、英两属的华侨储兑信贷及侨汇等业务。他还组织了一个贯通海内外的药材批发业,以新加坡的张裕和、万安和、万山栈三大药行为基点,在巴城设立慎德药房,在香港德辅道西设立万信和,在广州靖海路第一、三、五、七、九号门牌一连五大间大楼设立张裕安堂,这些药行采购经营国内外名贵药材。不久,又在棉兰的当铺街和槟榔屿的莲花街等处,营建了大量房产,所建房舍,中西合璧,一时成为南洋华侨住宅典型模式。张在全盛时期,国内外全部资产竟达到七、八千万两之巨,海外侨商首屈一指。 张多财善贾,声望卓著,清廷借重,一八九〇年先委其为槟榔屿领事,后又调升新加坡总领事(当时领事馆经费自筹,任是职者多为富裕侨商),并赏给侍郎钦命头品顶戴太仆寺正卿。一九〇〇年,黄河决口成灾,清廷召张回国,委督办直顺赈捐兼办河南南郑工赈,张在南洋募得百万两,清廷赏建“急公好义”牌坊。又先后委任张为广三铁路总办、佛山铁路总办、闽广农工路矿大臣、大清银行督办等职。张在任闽广农工路矿大臣期间,上疏《招商兴办铁轨支路》奏准。张着其心腹张耀轩兄弟,引进日本技术设备,建成中国华侨创办的第一条铁路潮汕铁路。与此同时,他还组织湘、鄂、粤三省绅商与美帝开展收回粤汉铁路路权的斗争,他们印发《粤东全省绅民力争不可以美人倍次接办粤汉铁路公启》,揭露粤汉铁路违约私售,力斥开枪打死中国农民的罪行,为伸公愤,争取自办,“粤人有张弼士侍郎肩任其事,鄂省复有南皮(张之洞)尚书鼎力主持。”清廷慑于众怒,许诺由商民集股自办,并诱骗张弼士投以巨资。之后,在清廷铁路国有的幌子下,张弼士所投之资,被骗吞过半,张大为恼火,大骂邮传大臣盛宣怀“铁道!铁道!什么铁道?简直是窃盗!”从此对祖国投资曾一度心灰意冷。 清廷末年,张弼士被任为广东省商会总理,民初提任中国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兼南洋劝业会总理。他一面选择展览会场,征集出展中国和华侨的产品,展期结束,即改为中国商品“模范市场”借以推销国货,以期“唤起邦人振兴国货之思潮。”一面行文海外侨区大埠,相应设立华侨商会,从此,中国全国商会联合会与海外各地华侨商会得以互通声气,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民国成立,张弼士被袁世凯聘为总统府顾问,后又任他为约法会议议员及参政院参政,授给二等嘉禾勋章。他对当时各派系政客间争名夺利互相倾轧表示不满,喻之谓:“大埔的猪仔墟场”(大埔买卖猪仔及替养户阉割小猪的市场)。一九一五年,张弼士任中国实业考察团团长,前往美国考察,受到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接见。在张氏遗裔家藏《先考弼士府君生平事略》中,对此记述是“时充美国考察团团长,府君年龄已七十以上,犹远涉重洋,往返数万航程借此考察商务。并与美国政府磋商,联合美资本家筹备中美银行,妥订章程,归国报命,仍照前议资一千万元,两国分任,府君个人承认三百万元,余二百万元由各省商会招募。”当中美银行的集资正在进行的时候,袁世凯贸然称帝。全国讨袁运动风起云涌,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海外募股顿时刹车,各省商会的集资亦告停顿,中美银行的筹办宣告破产。年已古稀的张弼士,在赴美考察之前,据说家人为之卜吉凶欠吉。行前,张特在香港买了五百万元的人寿保险,如此巨额的人寿保险,大破香港纪录。一九一六年,张弼士重返南洋,是年仲秋之夜,在巴达维亚逝世。张死后,总统黎元洪为张立碑。 历史悠久的中国,清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爱国志士前仆后继,寻求救国之路。革命兴起,张弼士的儿子张秩捃参加了同盟会,当革命党人在海外进行革命活动时,张弼士便暗示其南洋所属企业,对海外革命党人要给予秘密援助。张弼士回到新加坡,又通过胡汉民暗中帮助孙中山三十万元。辛亥革命爆发,急需军费,张弼士和他的心腹张耀轩,又捐了一笔巨款。在他们的带领下,华侨纷纷输将支援革命。身受洋人欺凌的海外爱国华侨,都想向祖国投资,兴办一些实业,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张弼士在亦商亦官的仕途中体会尤深。他在祖国创办的企业,除为时较早的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外,又从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年)起,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开发一度停办的广东开建金矿场,同时,投资数百万,在祖国兴办机器制品业,先后在广东佛山创办裕益公司,机制砂砖。在广东省城西关彩虹桥创办亚通公司,机制布匹。在惠州平海白沙湖创办福兴玻璃公司,机制玻璃。在雷州遂溪县地方创办普生公司,机犁垦牧。上述企业,张死后,先后停歇倒闭,企业房产多为国民党政客所霸占。唯烟台张裕酿酒公司虽亦备历浩劫,但解放以来,枯木逢春,而今枝荣叶茂。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分别有我对莱阳乡师的回忆、难忘的母校莱阳乡师、我的母校莱阳乡师、对莱阳乡师的回忆片断、相随冯玉祥先生见闻录、冯玉祥将军赴美前后、跟随冯玉祥在泰山、冯玉祥将军在黄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组织变迁纪要等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