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0183
人物姓名: 管仲
人物异名: 名:夷吾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447.pdf
籍贯: 颖上人(今河南省)
非亲属: 鲍叔牙

传略

管仲,名夷吾,颖上人(今河南省)。年轻时与鲍叔牙相交甚厚。管仲家贫,在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时,多分钱财,鲍叔牙不说他贪,为鲍叔牙办事不成,鲍叔牙不认为他愚笨;管仲三次为官三次被免,鲍叔牙不认为他无才能。 后管仲和鲍叔牙同到齐国谋事,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为避乱分别躲往鲁国和莒国。齐襄公死后,管仲和鲍叔牙各随公子纠和小白回国继位,小白捷足先登,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 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让管仲做了相国。管仲执掌政事以来,革除弊政,顺应民心,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他利用齐国处在东海之滨的有利条件,煮盐开矿,发展工商业,流通货币,积聚钱财。他还实行农兵合一的政策,让农民农忙种地,农闲练武打仗,使国力逐步强盛。管仲善于把祸患转化为福利,把失败转化为成功,趋利避害。桓公因对少姬发怒,让他去攻打蔡国,他乘机讨伐楚国,责楚国不向周室进贡包茅。桓公让他北征山戎,他却趁机劝说,燕国推行召公的政策。在会盟时,桓公想废除曹沫的盟约,管仲劝他信守盟约,取信于诸候。在管仲的辅佐下,桓公成了当时的霸主,曾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也被齐桓公称为仲父,并把谷邑给他作了食邑。管仲在齐国当相国几十年,积累了许多财产,富可抵国。他有三处封地,娶三姓女子;堂上常备美酒,人们不以为侈。在他的采邑谷邑现东阿镇还建有管仲井、管仲亭等。 至今东阿镇城中管仲三归台、管仲井遗址尚存。管仲亭经历次重修,依然挺立,成了人们游观和凭吊管仲的胜景。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山东平阴风物志》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平阴山河壮美,景色宜人。黄河如玉带流经全境,浪溪河碧绿如黛,美丽无比。洪范泉池个个吐珠散玉,常年流淌。大寨山、云翠山挺拔秀逸,林深藏幽。翠屏山山峦叠翠,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等等。经过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它已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它是一部辑录平阴百科资料的新型的地方志书。这本书含地理概貌、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文物集锦、文化艺术、土特名产、乡风民情、城镇建设、历史名人、名人与平阴十个部分,旨在真实地介绍平阴。读此书会使你进入琼林仙境,解读一幅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