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12582 |
颗粒名称: | 明清科举知识 |
分类号: | D691.3 |
页数: | 10 |
页码: | 194-203 |
摘要: | 阅读明清时代的史料,经常遇到一些科举方面的名词令人费解,因此,特辑录部分科举知识,供作参考,遗漏、不当之处请方家补充斧正。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许多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也叫“开科取士”。童试,是明清两代初级入学考试之称。在明清两代,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未取得生员资格的,一律称儒童或童生、文童,儒童须参加童试,被录取后就称为生员,这算是国家的学生,有入县州府学读书的资格。三年举行两次童试。考试分五场,每场一天,黎明点名入场,当日交卷。院试是由学政主持的岁考和科考。文童入院,廩保送场。二等生称增生,无廩米、无职责、次于廩生。九州在历史上“九州”是中国的古称之一。 |
关键词: | 科举制度 科举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