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的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557
颗粒名称: 住宅的变化
分类号: TS975
页数: 5
页码: 247-251
摘要: 水集二村昔日的茅草屋、小胡同已无踪迹,眼前掠过的是一幅繁荣的现代化市井风景。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回顾发展史,展望新世纪,住宅的变迁记载着水集二村人凤雨兼程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奋进的光辉历程,可以预言荣获《青岛市文明村庄》和《莱西市小康村》的水集二村新世纪的家园会更好、更靓。
关键词: 莱西县 住宅

内容

安居乐业,这是世世代代人们所企盼的。建国50年来人们的安居情况怎么样呢?让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搜寻,透过水集二村人50年来从茅草屋到住宅楼的变迁,看人民生活发生的显著变化。
  解放前水集二村是一个不足150户人家的小村,矮矮的草披土屋散落在潴河北岸,在岸边形成一抹,整个村庄细长细长的一溜。全村仅有5条约两米宽的南北走向小胡同,一条约有五米宽的东西走向的大街。雨天街上胡同里满地泥浆,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在泥水中艰难地行走。要是逢上连雨天,整个村庄陷入一片水洼和泥泞。那些低矮潮湿陈旧的危陋草披土屋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有的承受不了雨水的浸泡而在雨中倒境。每年的雨季酷夏,房倒院塌的阴彩始终笼罩着人们的心,大雨过后人们便忙着修筑那些频临倒塌或漏雨的草披土屋。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村民们蜗居在这阴暗潮湿的草披土屋里生息繁衍打发日月。1949年10月1日,当共和国的国歌第一次在人们心头奏响的时候,新中国的曙光便洒到了水集二村这个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小村。当时全村共有165户人家,780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村民们家家分到了田地。人们勤奋劳作,男耕女织,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不少村民把积累的收入投到房屋的改建上。很多人家住进了一栋三间式的石头基础和镶有木棂窗的草披屋,秋风凉时,人们便在木棂窗上封上白纸,抵御冬天的寒冷。到了来年夏天,便把棂窗上的白抵撕了下来,以便透气通风。由于窗口面积太小,屋里很是昏暗,全村165户人家,有140户是三代或四代人拥挤在仅有26平方米的3间草披屋中度日生活。1950年至1959年,这期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和入民公社的成立,村民的生活有了更大的改善,部分村民已走出了草披屋,盖起了新的砖到顶的瓦房。人们已不喜欢木棂窗,开始采用玻璃窗,有的户已掩上了木框玻璃门。屋里的光线渐渐地明亮起来了。1959年末全村已发展到了263户908人,住宅面积已达到10600平方米,人均10.5平方米。进入70年代村民建房已转向砖混结构,采光大,通风好,一色的玻璃门窗。檐高3.3米,屋长14米,宽5.8米,每户建筑面积是68平方米。内分一堂二室和一厨一仓,白灰抹墙,水泥铺地,雪白的四壁涂着一圈苹果绿色的油漆,窗口镶着四扇明亮的玻璃窗,充足的光线透过玻璃射进房间,屋里已有了阳光。1978年,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来了,这风热辣辣地炙人心田,又甜丝丝地润人肺腑,渴望中的人们已看到了希望。实行了富民政策后,水集二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很快,家家户户既务农又经商,村民逐年富裕,建房数量不断增加,到80年代末,走上致富路的村民对住宅有了新的追求。新住宅将原来的3间改为正房4间,有的户还在房前建上平房作厨房、仓库、洗涮间,修建了漂亮的院门。
  踏入90年代,经过艰苦创业的水集二村人已步入了小康之列,村民的住宅已向着砖瓦结构脊式二层楼的方商发展,清一色铝合金门窗、大理石和木地板铺地、家家户户那富丽堂皇的装潢如宫殿般的豪华,楼内设客厅、卧室、厨房、洗澡间,楼前四间平房,楼上楼下建筑面积已达190平方米。1997年全村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人均为26平方米,是解放前的4.6倍。为了营造美好的环境,村民们在门前和院申垒起了花坛,种上了花木,一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如今一座座一排排独门独院的二层村民住宅楼在水集二村这片沃土上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犹如一道美丽风景座落在市区的郊外,200多户村民已在这独门独院花园式的二层别壁小楼里安居乐业。如果说杜甫是用诗人的忧伤在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话,那么水集二村人用拔地而起的高楼实实在在的实现了这个梦。1997年春,为了使所有的村民都能住上高标准的住宅,水集二村两委召开了改造村容村貌工作会议。会上村党委书记姜殿平郑重宣布“决不把村里的古井小巷和高低不平的屋脅带到21世纪”。会议决定根据城区的总体规划编制一个本村的建设规划,将那些参差不齐、高低不平的旧房进行统一改造。于是,一栋栋陈旧的住宅被掀挣了屋顶,被打穿了墙壁,被拆下了脊架。一辆辆推土机轰鸣着,一辆辆卡车嘶叫着,撞倒了一片片残墙断壁,载走了一堆堆历史的陈迹。倾刻间,水集二村人用滚烫的汗水,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废墟瓦砾上陡然矗立起了1号5层、2号5层、3号6层、4号5层、5号3层一幢的村民公寓楼。目前已有186户人家住进了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村民公寓楼,花草绿地、阳光给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休德场所,茶余饭后村民们在草坪边散步,孩子们也在这绿色的空间里戏嬉玩耍。夜幕里,宽敞的窗口在摇曳着满天繁星的夜空中透出诱人的光亮,整个村庄弥漫在一片温馨和喜悦之中。世界一片美好,这将不再是古人的梦,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
  如今,当你走进水集二村,昔日的茅草屋、小胡同已无踪迹,眼前掠过的是一幅繁荣的现代化市井风景。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回顾发展史,展望新世纪,住宅的变迁记载着水集二村人凤雨兼程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奋进的光辉历程,可以预言荣获《青岛市文明村庄》和《莱西市小康村》的水集二村新世纪的家园会更好、更靓。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九辑》收入“村民自治的实践与探索”、“50年城区话巨变”、“崛起的昌华”、“莱西市文化采撷”、“硕果累累的医疗卫生事业”等30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希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姜殿平
相关人物
水集二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