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足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498
颗粒名称: 闪光的足迹
分类号: K820.8
页数: 14
页码: 1-14
摘要: “脚踏八角梅花山,耳听五扶雄鸡鸣。”这是明朝万历年间牛溪埠镇后庄扶村的一位王姓先人在京城做官时夸赞家乡的一句话。 四百多年过去了,后庄扶村的“雄鸡”不仅鸣遍梅花山,还“飞”出了国外,取得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由后庄扶人创建的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胶东半岛最大的畜牧养殖、加工、出口基地,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中东、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带动起青岛、烟台、潍坊三市的10多个县、市8000多农户靠养鸡走上了富裕路,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在中国畜牧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九联集团的创始人、公司董事长、总裁王振江也成为叱咤国内外市场的风云人物。
关键词: 人物传记 王振江

内容

人生需要拼搏,拼搏才会有闪光的人生。
  --题记
  “脚踏八角梅花山,耳听五扶雄鸡鸣。”这是明朝万历年间牛溪埠镇后庄扶村的一位王姓先人在京城做官时夸赞家乡的一句话。
  四百多年过去了,后庄扶村的“雄鸡”不仅鸣遍梅花山,还“飞”出了国外,取得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由后庄扶人创建的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胶东半岛最大的畜牧养殖、加工、出口基地,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中东、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带动起青岛、烟台、潍坊三市的10多个县、市8000多农户靠养鸡走上了富裕路,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在中国畜牧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九联集团的创始人、公司董事长、总裁王振江也成为叱咤国内外市场的风云人物。
  创业篇
  九联集团的发展要从一个村办砖瓦厂的转产说起。那是1988年,莱西市牛溪埠镇后庄扶村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停止了村办砖瓦厂的生产,利用原有的厂房,投资14万元建起了一个存栏6000只的蛋鸡场。时年26岁的王振江就在这个蛋鸡场,领着13名职工做起养鸡卖蛋的生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当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走过了6个春秋,农业上的超常轨发展,推动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再加上蛋鸡市场刚刚起步,内需很大,小小蛋鸡场日显红火,第一年就收入了9万多元,到1991年,蛋鸡场利润增加到90多万元,迈出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
  四年的创业实践,收获了喜悅,收获了希望。然而,王振江和他的创业者们认识到:蛋鸡市场虽然前景看好,但光靠单一养殖、小本经营,永远创不出大业。于是从1992年开始,他们用积攒的收入配套上马了种鸡孵化、饲料加工和鸡笼生产等项目,走出了单一养殖的“独木桥”,逐步形成了自繁自养,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配套发展格局。到1994年,蛋鸡场不仅盈利300多万元,还带动起本村和邻村发展了1200多个蛋鸡养殖户,后庄扶村也率先成为莱西市第一个蛋鸡养殖专业村。每个养鸡户存养400多只蛋鸡,年收入达万元以上。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王振江对企业发展产生了新的思考:村办企业也应改制走向市场,改制是集体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后庄扶人永远不会忘记,1994年9月16日,170名蛋鸡场职工,在一张大红纸上按下了170个鲜红的手印,他们毅然出资290万元买下了集体蛋鸡场全部资产,成立了 “青岛金鸡养殖有限公司”,开创了莱西市村办企业改制的先河。
  企业改制,明晰了产权关系,使企业所有者的发展欲望大大增强,职工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而牢固地捆绑在一起,真正成了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主人。王振江在管理上再也不用怕得罪人了,在发展上也放开了手脚。改制后的金鸡公司坚持把优化资产所有者结构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把按劳分配和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使企业生产规模实现了迅速膨胀.自1994年到1997年4年间,企业先后投资1700多万元,扩大了蛋种鸡场,新建了存养4万套父母代肉种鸡场和肉食鸡宰杀车间,年宰杀肉食鸡1000万只,开创了集肉鸡、蛋鸡、繁育、养殖、宰杀、加工、贸易于一体的集团化经营新格局。
  壮大篇
  “金鸡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发展壮大。实践,锤炼了王振江,同时也展现了他那企业家的过人胆识。
  1998年,王振江把改制后的“青岛金鸡养殖有限公司”组建为集团公司,挂出了“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牌子,实施跨区域、跨行业发展战略,走集团化经营膨胀发展之路。公司先后投资1.1个亿,兼并了青岛第三兽药厂、莱西粮贸饲料加工厂、平度肉联厂,租赁了国营五四农场种鸡场和莱西市畜牧局良种场,买断了莱西庄扶冷藏厂资产,使饲料年生产规模从3万吨增加到20万吨,肉食鸡年宰杀能力达到3000万只。与此同时,公司根据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企业由养殖蛋鸡向养殖肉鸡转变,进而由养殖为主向加工为主转变,由开拓国内市场向开拓国际市场转变。为扩大规模,公司将养殖环节向农户转移,实施“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企业重点发展饲料加工、食品加工、技术创新、药品研制,对外贸易和鸡舍建筑。
  多年的发展经历使王振江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生命在质量,质量的关键靠科技,由农民办起来的民营企业,也必须遵循这一企业振兴之规律。为此,他非常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每年都选派一批有文化的员工到莱阳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接受培训。随着企业的不断膨胀发展,王振江又走出去到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部门高薪招聘技术人员。目前,公司共引进高级技术人才20多名,大本学生70多人,大中专生300多人。自1998年以来,公司还对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出售配送一部分股份,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到2002年上半年已出售配送6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2001年,王振江还与莱西市职业中专联合办学,建起了"九联”后备员工培训基地”,对“九联”和“职专”联合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到“九联”工作优先安排。要到九联就工的社会青年,上岗前必须经过职专培训。这些措施为“九联”的腾飞插上了科技翅膀。
  为加强质量管理,增加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王振江成立了由他担任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建立健全了公司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完善了质保体系,严格抓管理、抓质量。1997年,肉联公司第二冷藏厂年宰杀加工1000万只肉食鸡生产线建成后,成为省商检局免检企业,1999年,肉联公司通过了 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九联集团的质量管理已与国际接轨。
  王振江注重抓科技、抓管理,更注重给自己不断“充电”。多年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使他在出差路上,在宾馆里都抽时间学习企业管理、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等知识。并经常到大专院校请教专家教授,把握食品行业发展动向。王振江学习起来有股拼劲,有股钻劲,有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犟劲。2000年,为解决肉食鸡产品在开辟国际绿色通道中遇到的技术壁垒问题,他通过出国考察,果断投资从美国引进先进饲养设备,在国内首家建起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肉食鸡养殖厂,一切按国际技术和质量标准进行养殖。在第一个标准化鸡舍建好使用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鸡舍里守候了50多个日夜,边学资料边实践,随时记录温度、湿度、用药、用水、用料等情况,为输入电脑数据提供了第一手科学依据。生产出的第一批无药残、无公害肉食鸡顺利地通过了欧盟产品认证。2001年,日本对我国许多肉鸡加工企业进行抽检,一些大型出口公司的产品因药残超标被“封杀”,而“九联”所生产出的肉食鸡产品却以过硬的质量走上了日本人的餐桌,取得了打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当年,九联集团出口加工制品1.3万吨,创汇2000万美元。
  标准化肉食鸡生产试验的成功,也使王振江对今后的企业标准化生产有了新的认识,到2002年上半年,公司已建起标准化鸡舍200个。这种标准化生产鸡舍,每个占地1440平方米,每4一5栋鸡舍为一个“工厂化”的养殖基地。鸡舍内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实施管理,生产设施实行控温、饮水、饲料、排风防疫“四个自动化”,生产过程达到HACCP认证、14000环保认证、GMP生产规范的品质管理,能有效地解决药残和疫病防疫等问题。为此,公司决定通过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把肉食鸡生产模式从“公司+农户”向“公司+农厂”战略转移。在已建好的80栋现代化养殖鸡舍的基础上,计划再投资1.1亿元,到2004年建成500个标准化鸡舍。
  王振江创立的“公司+农厂”九联模式,引起了国内专家的广泛关注。2002年3月1日,青岛市政府组织全国20多位专家召开了“九联模式”理论研讨会,专门对“九联模式”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越先实地考察“九联”后指出:这一“模式”经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九联集团就有希望发展成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现代企业,成为青岛农业上的“海尔”。
  经过十三年的奋斗和拼搏,在王振江的领导下“九联”的规模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到2001年,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9个分公司,总资产达到2.6亿元。销售收入6.5亿元的集肉食鸡繁育、养殖、宰杀、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拥有职工7000多人,并与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建立了肉食鸡产品加工出口业务,构筑起了上连国际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发展大体系。
  奉献篇
  1998年,王振江到青岛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九联集团”注册时,公司的干部职工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起个好名字,有了好名字,企业名声在外,就更好发展了。王振江是个实在人,他说“我也是一个普通农民,这企业也是由咱们大伙干起来的,没有父老乡亲的支持,咱公司也没有今天。就叫’九联’吧,让我们企业永久地与农民兄弟心心相连。”从此,便有了 “九联”这个名字,“九联,与您心心相连”这一服务承诺便走进了千家万户。
  王振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1992年建起蛋种鸡场、孵化场开始,他就实行了你养殖、我服务,你生产、我回收的“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在蛋鸡、肉食鸡生产上对养殖户实行“五统一”服务。即统一供种苗、统一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产品。
  发展市场经济经常会遇到风险,经常要考验龙头企业和养殖户的关系。每当这时王振江总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维护群众利益的真诚,与养殖户讲诚信,不惜牺牲企业利益,为养殖户撑起保护伞。1995年,蛋鸡市场大滑坡,不少养鸡户忍痛处理正在产蛋的鸡群。面对养殖户受市场冲击所出现的盲目行动,王振江一方面组织人员指导养殖户调整鸡群结构,一方面降低鸡苗、饲料价格,减少养鸡户支出。一年时间,公司共向养鸡户让利100多万元,帮助他们走出了低谷,保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2001年6月,日本对肉鸡进口封关,局势不明朗,许多肉鸡公司产品积压,停止发放鸡苗。“九联”要不要把市场风险转嫁到农民身上呢?王振江说,龙头和养殖户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企业决不能伤害养殖户。王振江一如既往的举动虽然使企业受到了损失,但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在养殖户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王振江的无私扶持也赢来了广大养殖户的感激。1996年,由于市场持续低潮和巨额投入,公司一度资金运转紧张,广大养殖户得知后,自发地将140余万元现金送到公司,及时帮助公司摆脱了困境。正是靠这种与农户心心相连的一片真诚,公司业务迅速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2002年3月,“公司+农厂”的九联模式经验被宣传推广后,王振江在发展上加大了力度。计划再投资1.1亿元,到2004年建设500个标准化鸡舍。如何既加快“公司+农厂”发展步伐,又解决农户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呢?王振江又首先想到了农户。他毅然借助企业日益壮大的经济实力,制定出台了每个鸡舍建筑费用,40%由公司承担、60%由农户承担的优惠扶持政策,并为每个鸡舍提供5万元的贷款担保,帮助农户参与到现代化养殖、共同化富裕行列中来。这一优惠扶持政策的制定出台,使农户建成一个标准化鸡舍,年出栏肉食鸡5万只,可纯挣10万多元公司+农厂”模式的发展,是王振江实施的又一大“富民工程”,他计划到2005年建起中国最大的绿色肉制品基地,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加快农产品全球化发展进程。这必将带动农民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实现更大富裕。
  王振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受到养殖户的称赞和感激。多年来,他致富不忘众乡亲,慷慨解囊为全村人办好事、办实事的义举,更让后庄扶父老乡亲铭记心中。王振江为后庄扶村规划了“劳者有工,居者有房,难者有帮,老者有养,少者有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方向,并靠"九联”的壮大发展来组织实施。
  “劳者有工”。即后庄扶村20至60岁的村民愿意到“九联”工作的,公司都给予安排。到2002年上半年,658户、2300人的后庄扶村,有800多人在“九联”上班,占全村男女劳力的80%以上,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800元,其中有2223元来自“九联”。
  “居者有房”。即让全村村民10年内告别民房,住上楼房。到2002年上半年九联集团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7栋五层居民楼,已有168个农户首批住上了面积127平方米的楼房,老辈人多年未实现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夙愿得以实现。九联还出台了由公司建筑公司建楼,在成本价基础上优惠村民每户1万元的政策,加快全村村民"安居工程”的建设步伐,确保在10年内都住上楼房。
  “难者有帮”。即实施福利政策。除困难户、残疾人优先安置到公司干力所能及的活外,近几年,九联集团还为村民代缴了镇统筹、村提留。从2002年起,“九联”还拿出专门资金代缴中小学生学杂费,并对遭灾难的村民予以资助,让每一户村民的基本生活和孩子上学都有保障。
  “老者有养”。王振江每年把市、镇发给自己的奖金拿出来,为全村186名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价值60元的肉、蛋、面食品。
  “少者有教”。王振江最关心的是儿童的成长。每年教师节他都到中小学看望老师,对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出台了奖励3000元的政策。1998年,“九联”投资30多万元,为村小学建起了微机室和标准语音室,让农家娃也像城里儿童一样,接受现代教育。同时,公司已作出决定,哪个股东家的孩子能出国深造,公司将支持30万元。
  造福百姓,惠泽乡亲,奉献社会。王振江所做出的贡献和奉献,得到了老百姓的赞誉,党和政府也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王振江多次被评为莱西市、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莱西市优秀乡镇企业家,劳动模范,青岛市拔尖人才、“菜篮子”工程先进个人、青岛"九五"工业发展先进工作者、青岛市支持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中国“九九创业之星”、第四届全国乡镇企业家,荣获莱西市经济发展功勋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九联集团也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山东省先进龙头企业”、被国家农业部、外经贸部联合授予“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2002年1月,有关领导、专家对“九联”成功经验进行多方考察论证后,决定在九联集团实施以企带村,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成立了九联集团公司党委,下设三个企业党支部和一个后庄扶村党支部,身为公司党委书记的王振江更感责任重大了。
  回顾九联集团13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单打独斗”的创业阶段,到“公司+农户”的规模发展阶段,以及“公司+农厂”的创新提升阶段,王振江在事业上有了成功,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做出了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优秀农民企业家王振江,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用拼搏精神书写绚丽的时代风采。我们相信,在王振江的带领下,“九联”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所收录的29篇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记录了莱西市民营企业带头人(董事长、总经理或厂长)在市场竞争中走向成功的一些饱含酸甜苦辣的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苏明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振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