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视察罗庄侧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436
颗粒名称: 费孝通视察罗庄侧记
分类号: C933.41
页数: 7
页码: 72-78
摘要: 1992年5月下旬,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的著名经济和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来沂蒙山考察。此次费老沂蒙之行,是民盟临沂支部在中共临沂地委、行署、地区人大、政协工委及地委统战部的支持帮助下进行的。
关键词: 费孝通 视察 罗庄区

内容

1992年5月下旬,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的著名经济和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来沂蒙山考察。此次费老沂蒙之行,是民盟临沂支部在中共临沂地委、行署、地区人大、政协工委及地委统战部的支持帮助下进行的。
  5月28日上午7点52分,费老一行乘161次列车到达兖州站,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山东省委主委吴富恒、民盟省委社会服务部副主任李凤亮和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李祥栋、地区人大工委主任刘兴武、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地委统战部部长宋德祥前往迎接。费老途经曲阜时,对曲阜进行了考察,之后于5月28日晩6时来到临沂。随费老来我区考察的还有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秘书长吴修于、北京大学社会研究所副所长潘乃谷、新华社主任编辑张智楚、省人大副主任徐建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武治诚、全国人大常委会张荣华、民盟中央马宝琛等同志。晚上,地委书记王久祜、行署专员张守业等,前往沂河宾馆看望了费老一行,费老同地区领导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5月29日,82岁髙龄的费孝通,在地区领导李祥栋、刘兴武、宋德祥等陪同下,到费县农村视察指导工
  作。5月30日,费孝通赴罗庄视察。费老此次沂蒙之行可以说是被公认的山东第一镇罗庄所吸引来的。在山区里能出现一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镇,必定有它值得学习的致富之道。费老认为罗庄确实不愧是沂蒙山区的明珠。谁会相信十多年前,这里还是黑土洼地占70%、土层硗薄的丘陵荒区。七十年代初期从付庄公社分出来成立罗庄公社时,人均收入只有65元,口粮只有300斤,是个被人瞧不起的穷地方,从这样低的起点,达到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10.55亿元,罗庄成了闻名全国的小“小城”镇,在山东省是最早出线的标兵。而他们所走过的路子并不平坦。罗庄人很自豪地说,他们有过三任好书记,跨上三个台阶,方有今天。
  第一台阶是在“车马归队,劳力归田,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七十年代跨上来的。当时的书记刘树桐是1972年罗庄刚从付庄公社分出时上任的。他在“以粮为纲”的束缚下,挣扎了四年,人均收入只增加9元,而人均口粮却下降了4斤。他走遍了公社的37个村庄,发现罗庄人穷地不穷,地下有着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传统的采矿、铸造、制陶的技术。他认定只要紧抓工副业就能挖掉穷根。于是顶着逆风,罗庄办起了据说是全国第一家乡镇级的搪瓷厂。不论这个说法是否可靠,在沂蒙山区罗庄确实是第一个冲出“以粮为纲”牢笼,攀住了工业这条根子的。乡镇企业发展了,罗庄便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任书记是李荣强。他上任时公社里所有的工业还只是围绕“农”字打转,办的都是些和原料、技术、市场不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农机制造、化肥农药等企业。村小路窄的工厂面临重重困难。1980年,李荣强便把那些赔钱的厂子关闭了,兴办起适销对路的床单厂、电池厂、羽绒厂等。这样他一步就踏上了商品经济的第二个台阶。到1984年,罗庄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千五百多家,从业人员占总劳动力的80%以上,产值达到七千万元。这一年,山东省政府发出了“乡镇学两罗”的号召,其中的“一罗”就是罗庄。
  第三任书记是李桂祥。他又跨出了新的一步,登上了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联合经营的台阶。1984年签订了和外商合资经营的兔毛纺纱厂,1986年投产,这是山东第一家和外资联合经营的企业。其后,1986年到1991年的6年间,先后办成了七家中外合资企业,九家工贸联营企业,引进资金八千万元,使乡镇企业踏进了国际市场。
  费老高度赞赏罗庄赢得了山东第一镇的荣誉。罗庄人均收入从1978年65元,到1991年的1256元。12年内,它在山东带头连上了三个台阶。费老指出,罗庄这个具体范例又一次证明了工业下乡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在平原是这样,在山区也是这样。可是问题是为什么在有些山区能办成乡镇企业,而有些却办不起来?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关键还是一在政策,二是人才。有了政策要有人去干才能成事。在沈泉庄,费老走访了农户,听取了农民企业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的汇报。费老对王廷江说:“发展工业,一是要跟上市场,二是要靠高科技发展,要打入国际市场。你们罗庄搞一个陶都,把沈泉庄搞成'鲁南陶都’。”说罢,便欣然挥笔题写了“鲁南陶都”四个大字。他接着说,“陶都不是题出来的,是你们干出来的。我在宜兴有个朋友是个企业家,他搞的美术陶瓷一件卖几百块钱,我介绍你们认识,你看看他们的,找几个美术家来搞设计,搞出山东特点的美术陶瓷。”
  费老对沂蒙山区尤其是罗庄镇这几年来的发展变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扬。他说:“我主张'工业下乡'农民搞工业,工农相促,这符合经济规律。外国已搞了,沿海地区的发展,证明了是正确的。你们的路子很好,希望你们走下去,走的更快点”。费老指着李桂祥说:“你们1984年就提出围绕市场办企业,很早呀!商品经济是农民搞的,所以是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嘛。你们的资源很丰富,要找些专家帮助研究开发利用。你们要发现人。没有王廷江,沈泉庄发展不会这么快。你们发现王廷江,你有功。不是没有人,关键是发现。”
  费老十分赞赏王廷江的创业精神。他说,王廷江在罗庄是个公认的勤劳起家、念念不忘罗庄富起来的模范.人物。表面上看来,他确实是个朴实拘谨的农民,但是这个曾是百万巨富的他,至今却是个刻苦耐劳,一丝不
  苟的人民勤务员。罗庄之所以成为山东第一镇,有他不可磨灭的一份功劳。王廷江岀生在罗庄的穷苦家庭,姐弟8人,过去全靠父亲一人挣工分养家糊口。他七八岁割草喂猪,参加劳动。14岁辍学,下地干活。18岁开始凭体力拉地排车贩运,但不久因为触犯禁令又被拉回村里劳动。1980年政策开放了,他凭借拉车运货的经验,承包了村里的代销店,以运销日用陶瓷为主业。他拉着六百多公斤的货车,走遍了临沂附近各村,还到江苏、安徽等地设点摆摊,推销瓷器。两年过去了,他也摸熟了这些地区的瓷器市场。他还靠省吃俭用,积累资金,买了辆卡车代替地排车。这样,活动范围扩大了,货物流转也加速了。1986年他所承包的代销店已拥有五辆卡车,资金30多万元。这六年的劳动把这个代销员锻炼成了经营瓷器的行家。他看到农村经济在发展,广泛需要中低档的盆碗杯壶一类的日用瓷器,而当时各城市的陶瓷厂却忽视了在不断发育中的国内乡村市场,专向高档产品发展。这种从实际接触得来的市场信息,促使王廷江产生了制造大路货瓷器的念头。
  但是一个拉排车出身的代销员有能力经营以制造和供应为主的企业吗?这些方面他可没什么经验,也没有多大把握。正当其时,不少知心朋友都来劝他“见好就收”把卡车卖了,收了代销店,日后靠银行存款的利息也能过安稳的日子。正在犹豫不决之际,镇党委书记李桂祥找上门来,支持他办厂,并替他向银行借了60万元
  补足所缺的资金,租给他12亩地盖厂房和招收了40多位技术人员,就这样罗庄的第一个陶瓷厂建立起来了。1987年当年盈利20多万元。续年积累和扩建,1989年产值即超过千万元。八十年代的十年里,王廷江从买卡车代替排车开始,成了百万巨富;也就在这十年里,他从靠个人体力干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集体力量,他明白没有乡镇集体的支持,他这个厂是怎么也办不起来的。所以,他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是继续依靠集体,自家发财致富呢?还是把自己的力量投入集体,为全体村民脱贫致富作出贡献?最后,他没有同家人商量便独自作岀决择:把陶瓷厂献给沈泉庄。这个陶瓷厂由个体所有变成了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王廷江的举动,使费老联想到“嫁接”的概念。罗庄的发展看来总不能脱离它是老区这个根子。在沂蒙山区,几十年革命老根据地的传统是褪不了色的烙印,它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王廷江投身集体事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也就相当自然了。个人奋斗可以“嫁接”,为集体立功,而且提高了罗庄的经济实力。1990年在集体的投资扩建下,王廷江兴办的这个陶瓷厂已经扩展成6个独立经营的企业单位,都是由他负责经营。和港商合资建立了一个东方陶瓷有限公司,登上了前面所说的罗庄发展的第三个台阶。回头来看,王廷江不作出投身集体的决择,这个新台阶是怕不易攀登上去的。
  费孝通指出,罗庄现有人口4.8万(不包括外来的
  近一万多工人),如果以6万人计算,去年创造的10.5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创产值17000多元,在全国也是数得上的。
  费老视察罗庄之后心情十分高兴,他有一个设想,如果沂蒙山区多几个罗庄,不就赶上苏南了么?但罗庄能做到的,沂蒙山区其他乡镇总有一天也能做到。
  费老视察罗庄已经过去八个年头了,自1994年底临沂撤地建市,罗庄建区(县级)以来,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更快了,费老如果再来罗庄看看,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评价。
  (王滨撰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

《罗庄区文史资料》

罗庄区基本上和1935年时的原临沂县行政区第二区的东南部相仿,只不过当时的盛庄、朱陈、湖西崖属原一区,罗西乡的西部属郯城县罢了,二区的西北部今属兰山区。

阅读

相关地名

费孝通
相关人物
吴富恒
相关人物
李凤亮
相关人物
李祥栋
相关人物
刘兴武
相关人物
宋德祥
相关人物
吴修于
相关人物
潘乃谷
相关人物
张智楚
相关人物
徐建春
相关人物
武治诚
相关人物
张荣华
相关人物
王久祜
相关人物
张守业
相关人物
罗庄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