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校舍改造历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370
颗粒名称: 全县校舍改造历程
分类号: G48
页数: 8
页码: 99-106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几十年来,郯城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在校舍改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率先在全区完成了农村、城镇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先进县”。
关键词: 校舍改造 教育事业 郯城县

内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几十年来,郯城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在校舍改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率先在全区完成了农村、城镇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先进县”。
  建国前,全县各类学校多设在私房、祠堂、寺庙、书院、考棚里,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学生用的课桌凳多是自带或借用的。抗日小学学生无校舍,在田间、地头上课。
  建国初期,建立的小学,也多是利用旧的庙堂、牛棚、场屋作校舍。据调查,1984年以前,全县11395间校舍,其中黑屋子、危房就有4729间,占校舍总数的41.5%,60%的教室没有课桌凳,故有“进了村,看学堂,缺门少窗破草房,没有树,没有墙,土台泥凳小座床”的说法。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面对中小学校舍破烂不堪的现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四个现代化,教育要先行”,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县财政不断增拨教育经费,加强中小学建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迎来了历史的春天。自1979年起,开始对中小学校舍进行规划改造。让我们永远记住郯城教育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个年份——1985年,它是郯城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年年初,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速学校实现六配套,搞好普及初等教育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农村中小学“三改造”步伐的决定》等文件,自2月到9月的8个多月的时间里,县委县政府连续召开了两次乡、镇长会议,两次现场会,三次电话会,专门研讨校改问题,县人大、政协联合视察了多所学校,为县委、县府决策提出了具体校改意见。在县委、县府加大教育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进行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的号召下,郯城县轰轰烈烈的校舍改造工程拉开了序幕。
  李庄、褚墩、重坊、港上、庙山等乡镇,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全面动员群众,多方筹措资金,打响了校改工作的第一炮。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五个乡镇中小学面貌就焕然一新,成百上千间高标准校舍平地而起,一时群众无不奔走相告,孩子无不欢喜雀跃。就连泉源这个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山区乡,亦不甘落后地树立起了校改的旗帜,迈开了校改的步伐。
  年底统计数字表明,全县562所农村中小学,新建262所,其余也得到更新扩建,11663间校舍,70%是前出厦走廊式,20%是檐子板风雨棚式,其他只占10%。操场794871平方米,新扩建416851平方米;围墙104846米,新砌79972米;新置校门476合;新建厕所521处;各校新添课桌凳41299套,是原有课桌凳的2.5倍。这次校改投资共计1500多万元,人均达18元。
  1986年,在完成了校舍改造的基础上,进行了“六配套”建设,经过1年多的努力,536所农村中小学实现了“六配套”(教室、课桌凳、院墙、门窗、厕所、活动场地)。全县22个乡镇均获校舍改造“六配套”奖金。1988年至1989年,又投资320万元,完成了以中心中学为重点的“四中心”建设。五处完中按部颁一类标准新建了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总投资达620万元。
  郯城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自1976年开始规划设计,经过1985年轰轰烈烈的校舍改造运动,在县委、县府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历时近10年,持续奋战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圆满完成了农村校舍改造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向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次校改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历时之短,前所未有,以其辉煌的战果走在全省的前列,受到了省政府的通报表扬,被省政府评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先进县"。
  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完成后,自1989年起,工作重心移向了城镇中小学校舍改造。1990年8月13日,全县城镇校舍改造动员大会在县委礼堂隆重召开,县六大班子领导成员全部出席了大会,共商城镇校改大计。1988年至1992年,全县城镇校改总投资1532.4万元,对城镇13处学校进行了改造。新建教学楼13幢,29489平方米,新建办公楼、实验楼、电教楼3幢,73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4幢,6100平方米,改造危房146间,新建平房382间,新建语音室、仪器室、图书室等6820平方米,新购课桌凳3228套(件),征地162亩,硬化校园路面40000平方米,城镇中小学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92年至1993年,全县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总投资1657.35万元,征地428.2亩,新建校舍60028平方米。1994年,全县又投资2610.9万元,建楼29幢,41875平方米,平房284间,按部颁标准配齐了仪器、器材、图书、橱、桌、台、凳、架等配套设施,教学和办公条件有了根本改善,当年11月,经努力完戚了初中扩招127个班的艰巨任务。
  到1998年,全县中小学校舍面积已达到71555.8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已达2亿多元。全县已基本完成校舍档案和固定资产的建帐、立卡工作,通过了市级检查、验收。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党政群团,齐抓共管,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农村中小学的“六配套”、乡镇“四中心”建设和县直学校的校舍改造,全县教育总投入累计超过3亿元,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两基”,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十几年间,县委、县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如农村集体投资、干部职工集资及个人捐资助学,广大人民群众以对教育事业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铸就了历史的丰碑,谱写了郯城县校舍改造的辉煌篇章。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本辑详细记述山东省郯城县近现代各类教育(如学校教育、业余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共收录《郯城教育发展概述》、《略谈百年来教师的经济待遇》、《我县扫盲工作纪实》和《三起三落的郯城师范学校》等32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