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回忆胶河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329
颗粒名称:
回忆胶河县
分类号:
D625.52
页数:
9
页码:
45-53
摘要:
胶河县始建于1947年12月,建县后,在滨北地委和专署的直接领导下,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战胜了艰难困苦,完成了政治、军事、文化、生产救灾和经济建设等任务。胶河县走过了5年又3个月的光荣历程,于1953年3月宣布撤销。
关键词:
胶河县
地方政府
内容
胶河县始建于1947年12月,建县后,在滨北地委和专署的直接领导下,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战胜了艰难困苦,完成了政治、军事、文化、生产救灾和经济建设等任务。胶河县走过了5年又3个月的光荣历程,于1953年3月宣布撤销。笔者一直在该县工作,亲历了胶河县建立、发展及撤销的全过程,现将亲历及当时一些老领导的回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1947年,正值国民党军队猖狂重点进攻山东之际,我解放区党政军民在“反蒋保田,永保饭碗”、“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下,以其高度的革命热情,投入到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解放区党政军民的积极支援下取得了各个战场上的辉煌战绩,使解放区不断扩大,收复了部分中小城市,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胶河县在这一斗争形势和各项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应孕而生了。
胶河县位于胶县(今胶州市)、诸城县(今诸城市)、胶南县(今胶南市)、高密县(今高密市)的交界处。划高密县的牛沟、胶河,胶南县的沙河、丰台,诸城县的障北、台西,藏马县的石门、桃园(由石门区划出)8个区,并重建朱郭区,共辖9个区。建县初期,县委驻良乡,县政府驻高家庄(今里岔镇),后迁驻前朱陈沟(今里岔镇)。1949年9月,县委、县政府均迁驻铺集(今胶州市铺集镇),直至撤销。
滨北地委对组建胶河县非常重视,从地委机关和其它县抽调了很多得力干部到胶河县各级领导岗位任职。胶河县委第一任书记张一樵(曹明楼、于成凤继任)兼县武装部政委,曹明楼、于少彬、戴耀西先后任副书记,滨北地委宣传部部长郎清荣任胶河县委副书记。秘书处主任戴耀西(寇华、张谦林、刘振宝、李敬民、杨明信继任),组织部长闫维辰(张立志、于成凤、林光昕、于彬继任),宣传部长崔华景(戴耀西继任),民运部长林光昕(庄子群继任),县学主任刘振宝,农委书记胡润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曹明楼兼任,青委书记戴耀西兼任(于彬、齐唯一继任),妇委书记李梅。
胶河县人民政府由滨北地区专员王东年兼任县长(主纪先、刘慨、王玉章继任),主纪先、黄平先后任副县长,县政府秘书卫真(黄平、曲维周继任)。
胶河县建立后,在地委的具体指导下,县委、县政府主要发动开展了全县规模的“三查、三整”、“整党”、“结束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运动,中心工作是生产救灾,节约备荒,发展互助合作,恢复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
1948年春,滨北地委派宣传部长郎清荣(兼任胶河县副书记)、民运部长范梅圃带领工作队到牛沟区的胡家牛沟村搞整党、土改试点。在实践活动中摸索进行,克服了困难和走弯路,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根据华东局的的指示“通过组织、改造组织”和对干部采取“团结教育、爱护改造”的方针,纠正了工作中的偏差,稳定了干部情绪,对指导面上的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集中了县区级干部开展了“三查”(查思想、查作风、查阶级)、“三整”(整思想、整作风、整组织)工作。通过学习检查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干部得到了新的提高。在查整的基础上每人都作出了总结,组织也给予恰当地鉴定结论。最后根据华东局颁布的三大方案,精简了编制,清理了资财,统一了供给标准。有少数人被精简回家,一部分人去了渤海(后听说去大别山支援了新区),留下的人随即分配本县各个部门工作。
1948年至1949年之间,毛主席发表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重要讲话,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下,县委、县政府随即召开了全县干部大会,进行了国际、国内的形势教育,在农村革命群众中深入地发动了诉苦运动,启发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革命必胜信心,掀起了“保田地,保饭碗”、“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参军高潮。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有1000余名优秀青年报名参军,组建了一个新兵团奔赴前线,编入了野战军,为我军补充了新的兵员。在这期间,还组织了大批民王编为各种运输队,支援了淮海战役和西南战场上的多次战斗,仅由胶河县民工车推畜运,肩挑人抬,支援西南战场和西北新解放城市的粮食就近百万斤。由于长期的连年战争,使解放区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灾荒严重,群众生活非常困难。县委、县政府集中全部力量发动了以生产自救、节约备荒为中心任务的群众运动,努力医治战争创伤。胶河县根据华东局“不荒掉一亩地,不饿死一个人”的指示,按照“生产自救、社会互济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方针,经过近2年的奋战,使生产得到了恢复,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稳定了干群情绪。当时笔者在本县粮食系统工作,全县所储存的粮食,由于大批运出支援战争和新解放地区,使库存数量降到了极限,还要担负着驻本县的一些大机关的粮油供应。在这严重的灾荒情况下,县委、县政府除了大力发动群众千方百计战胜灾荒外,还全面发动教育机关干部带头节衣缩食,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度难关。为减轻群众负担,号召机关干部开展自磨自食自搬运活动。记得在每次搬运粮草中,县委和县政府一些主要领导同志都率先扛起了扁担,站在队前列,首先查点参运人员情况,再讲明任务、路程和注意事项,他们知道的病号一概不准参加。有一次,民政科长刘清溪带队(驻朱陈沟时)运粮,在返回路上休息时讲了“延安精神”,中共中央为减轻人民负担,朱德司令参加挑运南瓜的故事,他的专用扁担上还刻有“朱德”二字。讲后开玩笑地招呼大家:“同志们,拿出扎扎裤腰带,再跑30里的劲头,完成我们的运输任务! ”在领导的鼓励下,同志们虽已口干腹空,但都不示弱,嘻嘻哈哈地挑起担子,争先恐后地跑起来。为达到节约粮食之目的,领导号召:细粮要粗吃(将小麦一次磨细,也叫“一揽子面”),粗粮细吃(谷子、玉米连皮磨细)。当时还实行“每日两餐制”,由于缺粮必须吃粗、吃稀才能吃饱,单位很多领导都和同志们一样编排值日打饭同餐。
1949年春,根据华东局指示,滨北地委负责配备1套地区级、10套县级及相应的区级党政军群领导班子,渡江“接管天下”。胶河县组建了1个县级及相应区级50人的领导班子,由县委书记张一樵、县长主纪先等同志带领随军南下,至上海一带分配了工作。同时新调整了县区级组织领导班子。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举国上下欢欣鼓舞。胶河县如同全国一样,发动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庆祝这一特大节日。
1950年春,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中央关于“互助合作”的决议,在干部群众中广泛深入地进行“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教育,县区两级层层掌握基点,创出经验,全面推开。还利用冬闲季节分期分批举办了互助组长训练班,学习了决议精神,交流了经验,达到了共同提高之目的。在骨干的带动下,广大农民基本上都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对恢复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期间县委、县政府还在黔陬、范家庄、桃园、许家屯、米家庄等村试办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每处派1名得力的区级干部靠上具体帮助,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胶州地委总结上报山东分局后,在全省作了推广。在发展互助合作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狠抓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积极响应华东局关于“发家致富,劳动光荣”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了奖励生产的各项政策。采取了发放农业贷款,调济优良品种,推广新的农业技术、供应化肥、农药,表彰先进、奖励劳模等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争先购买新式农具,增添大牲畜,养猪积肥,开展小型水利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县区两级党政组织还在初级社互助组之间广泛开展了爱国丰产竞赛运动,农业生产连获丰收,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1950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结束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也叫“三面锣鼓齐敲”),实际上也是县委、县政府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结束土改。为完成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土地革命,让广大农民真正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耕耘,使农业生产得到飞速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政务院、山东分局的指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结束土改运动。首先在县委、县政府驻地召开了全县三级干部、农民代表大会。县委书记曹明楼、县长刘慨都作了重要讲话。首先阐明:胶河县大部分是由老区组成,土改问题已在1946年和1947年基本解决,不需再搞土地重新分配,而是要结束土改工作。随即布置了具体的方法步骤,宣布了分赴各区的工作队名单。会后,首先在辛屯、逢家沟等村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作全面推广。在这一运动中,认真吸取了前几年土改工作中的教训,严格按政策办事,特别强调团结中农,对在1947年土改复查中错划、错斗的中农作了纠正;对侵犯中农的财产也作了妥善处理;对个别土改不彻底的村又进行了重新发动,实事求是地对漏划地主定了成分。经过半年的时间,全县善始善终地结束了土改。同时对土地进行了确权发证,收到了安定人心、团结多数、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生产发展的良好效果。
镇反运动。1950年春,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批示大张旗鼓地发动群众,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自1947年,国民党军队猖狂进攻山东,地主、恶霸、还乡团乘机进行阶级报复,有不少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群众积极分子及其家属惨遭杀害,为了稳、准、狠地打击敌人,在工作上采取“依靠群众与专门机关调查办案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掌握政策,根据“首恶者必办,协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经政法部门审查,报上级批准,于1950年5月1日,召开了全县宣判大会,对近百名反革命分子进行了公判,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伸张了正义。
抗美援朝。在这期间,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广大干部中进行了抗击美帝国主义、支援朝鲜战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积极搞好生产,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确实做到了“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的一切服从战争的需要,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1952年冬至1953年春,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指示,在全县范围内又进行了“三反”、“五反”运动。这次“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对干部进行了一次强有力地反腐蚀和廉洁勤政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运动中(打老虎阶段)虽出现错案,但到运动后期,通过甄别定案都得到了合理的纠正,对少数贪污分子也给予恰当处理。通过“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对全县的工商业户进行了一次文明经商、守法爱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对活跃市场、发展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胶河县自建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就十分重视抓好文化、文娱、卫生等工作,每年在暑寒假期间,都安排好全县教师的培训和深造,培养了大批师资人才,使全县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不断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规化、普及化的道路。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前提下,还大搞了全县的扫肓教育。1951年冬,还特搞一期“速成识字法”教育,全县举行了大型速成识字教师培训班(每村最少2名教师),各村都成立了“速成识字班”。当时这一教育举措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男女老少文盲都积极报名,有的老人还扶杖报名,全县各地的求学气氛相当活跃。经过这些教育措施,全县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快发展,提高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
滨北司令部驻良乡期间,文工团不断在滨北大地演出了一些优秀戏剧,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同时为驻地良乡村培养了一个质量较高的“文娱业余宣传队”,在全县各地宣传演出。县直机关也非常重视抓好业余文娱宣传活动,成立了县机关“业余文娱宣传队”。当时演出的剧目有:“白毛女”、“三世仇”、“血泪仇”、“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经过这些活动,有力地启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阶级觉悟,受到了好评。
1953年4月1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县长王玉章宣布:今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经开始,胶河县已完成了为适应当时斗争形势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已结束其光荣的历史使命,我奉命宣布:“胶河县光荣撤销”!散会时,大家都以留恋的心情离开了会场。至此,胶河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结束了它的光辉历程。
胶河县撤销后,其辖区分别划归胶南、胶县、诸城三县,原属高密的沙河、牛沟、朱郭三区划归胶县。
今回忆起胶河县的历史,使人感慨万千。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其一班人率先士卒、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作风,迎得了全县人民的信任和爱戴,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本文蒙胡传永等当时在胶河县工作过的老领导审阅,在此一并致谢!)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分为难忘岁月、往事回忆、人物春秋、科教文卫、板桥寻古栏目,收入“胶州中医事业发展概略”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于式源
责任者
相关机构
铺集镇文史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一樵
相关人物
曹明楼
相关人物
于成凤
相关人物
郎清荣
相关人物
曹明楼
相关人物
于少彬
相关人物
戴耀西
相关人物
张谦林
相关人物
刘振宝
相关人物
李敬民
相关人物
杨明信
相关人物
闫维辰
相关人物
张立志
相关人物
于成凤
相关人物
林光昕
相关人物
于彬
相关人物
崔华景
相关人物
胡润普
相关人物
刘振宝
相关人物
曹明楼
相关人物
王东年
相关人物
主纪先
相关人物
刘慨
相关人物
王玉章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寇华
相关人物
庄子群
相关人物
齐唯一
相关人物
李梅
相关人物
黄平先
相关人物
卫真
相关人物
黄平
相关人物
曲维周
相关人物
范梅圃
相关人物
胶河县委
相关机构
胶河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滨北地委派宣传部
相关机构
1950年召开了胶河...
相关事件
1953年胶河县委、...
相关事件
胶河县
相关地名
诸城县
相关地名
胶南县
相关地名
高密县
相关地名
藏马县
相关地名
黔陬
相关地名
范家庄
相关地名
桃园
相关地名
许家屯
相关地名
米家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