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马民间棋类游戏简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307
颗粒名称: 郯马民间棋类游戏简述
分类号: G891
页数: 21
页码: 231-251
摘要: 棋类是与诗歌、体育、美术等同时诞生的李生姊妹。民间棋艺的智慧之光,不仅闪烁着物质文明的光辉,而且也放射出精神文明的异彩。民间棋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发明的一种愉悦形式。其品种繁多,争奇斗妍。根据生产、生活实践而创作的各种棋类,棋盘图案简朴美观,棋子众多、极易寻觅,规则简明,易学易记。真是老少皆爱,男女同喜。这些棋名,大都具有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充满着竞争追逐的气氛。“三六九”虽然图案较繁,但其具有对称性,容易记忆。“上三”的棋盘,在形式上内外三层,四面相通,八方联络。其民俗性,显而易见。从对奕的人群来看,有六、七岁的娃娃,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深藏闺阁的丽秀, 叱咤风云的青年。
关键词: 棋类运动 棋类游戏

内容

棋类是与诗歌、体育、美术等同时诞生的李生姊妹。民间棋艺的智慧之光,不仅闪烁着物质文明的光辉,而且也放射出精神文明的异彩。
  民间棋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发明的一种愉悦形式。其品种繁多,争奇斗妍。
  繁重的农业劳动,田头路旁则是小憩手谈之处;物质交换,商品贸易,饭后茶余则是轻松对棋之时;城堡营寨,刀光剑影,战后营中也是纸上谈兵之所。民间棋类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互调节,相互结合的产物,是完美的高级棋类(如象棋、围棋等)的雏形。
  根据生产、生活实践而创作的各种棋类,棋盘图案简朴美观,棋子众多、极易寻觅,规则简明,易学易记。真是老少皆爱,男女同喜。民间棋类具有简易性、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性质特征。
  我们可从棋名、棋子、棋盘、规则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说棋名:“砍秫秫”最具农业生产劳动气氛;“三六九”、“三比三”、“四周”、''六周”等名称,反映了民间算术的原始形态,简洁易记;“鸡毛蒜皮”、“憋死猫”等生活气息浓重;“钻夜壶”极具诙谐幽默的趣味;“鸡毛蒜皮”则反映了一种人群之间交际意识;“大炮轰洋人”其名称具有历史时代感。
  “钻牛角”是直接从生产实践中模拟实景、实情而创造的一种简易的棋种之一,田间地头眼望耕牛,心生奇想,画地为棋,对奕取乐。
  这些棋名,大都具有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充满着竞争追逐的气氛。棋盘:如“憋死猫”、“钻牛角”,棋盘图案简单•“三六九”虽然图案较繁,但其具有对称性,容易记忆。“上三”的棋盘,在形式上内外三层,四面相通,八方联络。如果说“上三”棋盘具有古城堡的模样,那么“三六九”的棋盘则是把城堡外的相关事物(如营寨、村落、林木等)与城堡联络起来,形成一种复杂的图案。就象是一场城堡攻防战的沙盘模型。
  棋盘的图案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一种反映。
  值得一提的是:在画,“六周”棋盘时,还伴随着产生了一首童谣:"一道子,两道子,红缨子,草帽子,不用数,六道子。”说一句,画一道(横线或竖线)。两遍歌谣唱罢,棋盘即画成。其民俗性,显而易见。
  规则:民间棋类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交流往来,竞争对抗,敌对战争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其下法(规则)也是约定俗成,极具习俗性,灵活性。大体上可分以下几种:1、直线吃子2、斜线吃子3、隔子(或空格)吃子4、聚众(成方、成龙、包围等)吃子。
  棋子的设置可分为对等(如“三六九”,“六周”等),不等(如大炮轰洋人)两种情况。
  其输赢规则古今一体:或甲方把乙方全部吃掉;或甲方把乙方吃得只剩一子;或甲方把乙方的一子逼致某一点。
  有数方对奕,先者为胜的棋种(如三六九),谁也不吃掉谁,谁都有机会荣登冠军宝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在社会追逐,生产竞赛等社会活动中,人群之间相互竞争,力求优胜的社会实践。
  总之,民间棋类的各种规则呈现了一种多姿多彩,百花争艳的社会氛围。
  从对奕的人群来看,有六、七岁的娃娃,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深藏闺阁的丽秀, 叱咤风云的青年。反映了民间棋类极其广泛的群众性。
  我于1998年12月15号13:00观看云南电视台的节目,腾冲县有几个少年在对奕“上三”棋的镜头。福建云靖县也有这种棋,大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融通性,也证明这种棋的广泛性及悠久性。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歌、美术、体育等艺术门类,由初级向高级方向发展。中国围棋,也以其绝妙的形态展现在人类技艺的智慧大河之中。呈现出了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色彩。但民间棋类却始终保持着稚嫩、质朴的孩提阶段的体态,沐浴着历史长河的滋润,直到今天,还以顽童的面容穿梭在人流之间,闪耀人类文化的智慧之光。
  祝民间棋类永葆童趣,在电子时代,再现青梅竹马的童趣,砸缸救人的机警。几种棋类下法:
  —、三六九
  棋盘:如图
  这是一种供三人下的棋。
  棋子:两种棋子
  1、放在棋盘上的棋子,每人一色,共三枚(即每人一色)
  2、拿在手中的棋子,每人三枚,共九枚。规则及下法:
  1、甲乙丙三方每人三个数,即甲为一、四、七;乙为二、五、八;丙为三、六、九。各人默记心中。
  2、三方把两手执子放在背后,同时喊:“一、二……出”。每人伸出一手,亮出手中的子。三方手中子之和,如与某方规定的数字相同,该方即把棋盘上的子,按规定走一步。
  3、棋盘上的子,可按棋盘上所标的数字顺序行走。
  4, 应该前进的棋子,如遇前方有他方之子,他方之子则需后退一步。
  5、最先到达菱形中心者为胜。
  二、三声炮
  棋盘:在“三六九”的基础上,略作增改。如图
  棋子:同“三六九”
  摆棋及下法:
  1, 同“三六九”
  2, 在“10”处,如再进一步,必须同时喊“咚”(炮声),不喊则退三步。此处三步,每步都喊,故曰“三声炮”。
  3,子在田字格走完一圈,到达中点后,如果再轮到走,就把手中的子放一个在田字格下线的一个角上,叫下蛋,同时说:“下了一个蛋”,不说则停走一次。
  把手中的四个子全放在四个角上,即胜。棋子:甲乙各备棋子九枚。
  在棋盘上摆五枚,余四枚备用。
  吃法:此棋吃子方法较多
  顶:可分二子顶与三子顶两种,也可规定只用其中一种。
  顶与甩鞭是两种近似相反的吃法。
  挑:可分单挑与双挑两种。(如人挑担子)
  夹:可分单夹与双夹两种。挑与夹是两种相反的吃法。
  甩鞭:可分甩三鞭与甩四鞭两种。
  注意:吃掉对方的子,应换上自己手中备用之子。
  下法:
  1.开局后,待把对方吃得只剩一子,就可集中兵力,把剩下的这一子驱赶到菱形顶端,即胜。
  2、被驱赶时,还可利用各种吃法,反败为胜。
  四、大小相争
  棋盘:把钻夜壶的棋盘去掉菱形部分即是。
  棋子:大子二枚
  小子二十四枚
  摆棋:小子分四堆(每堆六枚)放在四个四线交叉点上。
  大子一枚放在边线中间,一枚放在中间的四线交叉点上。
  下法:1、大子从小子(堆)的上空经过,到达另一点,就吃掉一子,不吃子时,只走一步。把小子吃得只剩三子,即胜。
  2、小子一步一格。设法尽快把子分散开,使子把大子围住,使其无路可走,即胜。
  五、鱼棋
  棋盘:象鱼形,故名
  棋子:这种棋,类似“三六九”。
  两种棋子:
  1、摆在棋盘起步处之子每人一色,共两枚子。
  2、拿在手中之子,每人三枚,共六枚。下法及规则:
  1、甲乙两方各要三个数,默记心中,甲为一、三、五(单数);乙为二、四、六(双数)。
  2、开局时,两手各把三枚子拿在手中,双手背后。同时喊:“吉庆有余,和……睦。” "和”字伸出一手,''睦”字亮出子。两人手中子数之和,与一方默记之数一致,该方前进一步。
  3、行走路线,甲方按虚线,乙方反之。
  4, 图中共有七步(即4至10步)是双方可能相遇之点。
  如在“目”(7)中相遇,则交换棋子前进,甲走乙子,乙走甲子。取七巧相遇,和睦前进之意,故此棋又名“和睦”。
  5、在4、6、8三处相遇,先到者退一步。
  6、在5、9二处,三次不进者,第三次随同对方各自进一步。如各自进一步后正好相遇,则双方同时退到3处。
  7、每方走十八步,到菱形中心。再轮到时,自己口说“和睦”,再把子中子放一个在“目”中。不说者,不准放子,对方走一步。
  8、放完三子,即胜。
  六、鸡毛蒜皮
  棋盘:如图
  棋子:这是一种供四人下的棋
  也可二人或三人下。
  每方四枚子,共十六枚子。
  下法:
  1、口喊“鸡毛蒜皮”,每字走一格,共走四格,叫一步。不喊则退回原位,罚停一次。如果第四格有他方之子,就可吃掉。
  2、如果四子全被吃掉,即输。最先被全吃掉者为第四名。以下类推。最后一个人棋盘上还有子,为第一名。七、憋死猫
  棋盘:如图
  棋子:甲乙两方各二枚子,共四枚。摆棋:甲方二子摆在一、二两格位置乙方二子摆在1、2两格位置规则:
  1、不准第一步就憋死。如第一步不准走二(或2)位上的子。
  2、如甲方把乙方逼得无路可走,即胜。
  八、钻牛角
  棋盘:如图,图中波浪线不拘多少棋子:甲方二枚子乙方一枚子
  摆棋:甲方二子摆在“1”、“2”位置上乙方一子摆在“4”位置上。
  下法:1一步一格,谁先走都可。
  2、如甲方把乙方走到顶尖
  处,甲胜
  3、如乙方把子走出甲二子的包围,走至“1”或,“2”处乙胜
  注:摆棋也可反之:
  甲方二子摆在“1”4”位乙方一子摆在,“2”位 (不可第一次就阻死)
  九、三比三
  棋盘:如图
  棋子:甲乙两方各三个子,共六枚子。摆棋:甲方摆在1—3的位置上乙方摆在一一三的位置上。下法:一方一步,轮流走步。
  如果甲方的三子都走在2至二的直线上
  乙方的三子都走在3至三的三个圆圈内
  甲即胜。
  注:此棋类似“憋死猫”
  十、上三
  棋盘:如图
  棋子:甲乙两方各十二枚子
  共二十四枚子
  摆棋:一人一子,轮流摆子,摆满为止。规则:
  1、在直线上是同一方的三个子叫上三, 即可吃掉对方一子。
  2。摆棋时吃的子,先作记号,待摆棋完毕后拿掉。
  空格以作走棋用。
  3、吃子时,不能吃对方已“上三”之子。
  4、如甲方把乙方的子吃得只剩下一子,甲即胜。
  十—、六周
  棋盘:同大炮轰洋人棋盘。棋子:两种颜色(或形状),(以示区别)如黑白。
  每色十八枚,共三十六枚。
  摆棋:
  1、甲乙二人商定,谁先开局。
  2、(1)甲方放第一黑子即为开局,乙方放第一白子。
  (2)甲方放第二黑子,乙方放第二白子 ……如此循环,直到把手中持有的十八个子放完。
  规则及下法
  1、同一颜色的四个子组成口子,叫成方。即可吃掉对方一子。
  2、同一颜色的六个子组成一条直线叫一条龙,即可吃掉对方一子。
  3、在摆棋时,吃掉的子可先作记号,待全摆完后,双方拿掉被吃之子。留下的空白路作走棋用。如摆棋完毕,没有吃子,则需双方各拿掉一子,作走棋用,
  4、吃子时,不准吃掉对方已经''成方”或 “成龙”之子。
  5、“成方”或“成龙”的子不准连续吃掉对方之子(或间隔三次)。
  6、把对方之子吃到只剩下三枚,即为胜。
  十二、大炮轰洋人
  棋盘;纵横各六条直线,形同“六周”。
  棋子:甲方(火炮)二子(即为二门大炮)。
  乙方(人)十八子。
  摆棋:
  1、甲方二子,摆在2、5线与二线的交叉点上。
  2、乙方十八子摆在1至6线与四至六线的交叉点上。
  规则:1、谁先开局都可。2、“大炮”只能隔一格(此隔还必须是空格)才能吃子。不吃子时一步一格。如把人吃得只剩三子,即胜。
  3、“人”只有采取两种办法才能免于被吃掉:
  A、靠近大炮。(人与大炮之间不空格)
  B、远离大炮。(人与大炮之间空二袼,或二格以上)
  “人”如果把两炮围住,使其无路可走,即胜。十三、砍秫秫
  棋盘:同大炮轰洋人棋盘。
  棋子:甲乙两方各十八枚子,共三十六枚。
  摆棋:甲方十八枚子,摆在1—6线与一 ~三线的交叉点上。
  乙方十八枚子,摆在1—6线与四一六线的交叉点上。
  吃子:此棋采取直线走路,斜线(对角线)吃子的方法。
  如:甲方A子可按棋盘中①一⑦的顺序吃掉乙方之子,即连续吃子。
  但不吃子的直线走步只能一次一格。如果把对方的子全部吃掉,即胜。
  孙家辰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本书收入郯城县文化机构设置与沿革、郯城文艺界基本情况概述、郯城风景名胜、郯城地名考、郯城姓氏浅谈、郯城古代文化遗址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家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