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乡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80
颗粒名称: 咏乡贤
分类号: I207.2
页数: 3
页码: 259-261
摘要: 咏乡贤包含了明朝公鼐所作诗词《琅琊阳都过诸葛武侯王休徵故里》《阳都故城之间有庙祀休徵兄弟而孔明独无作此寄概》、清朝高淑曾所作诗词《阳都道上问诸葛武侯故里》及明代周京所作诗词《诸葛城》
关键词: 诗词 诗歌

内容

琅琊阳都过诸葛武侯王休徵故里
  明•公鼐
  沂上名城望国分,葛王阀阅古来闻。
  遗墟埋没无寻处,目尽苍山有断云。
  【注】公鼐,明文学家,字孝与,山东蒙阴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右侍郎等职,后见魏忠贤乱政,便称病隐退。死后追赠礼部尚书。擅长文学,论诗主张一代有一代之声情,反对复古模拟。其纪行诗与晩年山居诸诗善于写景,多流露了抑郁之感,著有《问次斋集》。休徵:王羲之,字休徵。阀阅:指功绩和经历。
  阳都故城之间有庙祀休徵兄弟而孔明独无作此寄概
  明•公鼐
  汉鼎潜移魏晋昌,睢陵千载祀沂阳。
  中原未遂宗臣意,遗像何因到故乡。【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躁挟天了以令诸侯,皇权最终落于魏继而转于晋。魏晋时期英杰辈岀,千古流芳。乡人王祥生前封为睢陵侯,死后家乡父老在沂河岸畔的故城处为其建起了祠庙,兄弟二人同享祭祀。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汉室未兴,终生遗憾,不知何因家乡没有专门祭祀他的祠庙。诗人遥想王祥兄弟和诸葛亮的不朽事迹,触景生情,感慨不已。
  阳都道上问诸葛武侯故里
  清•高淑曾
  管乐起南阳,伊吕佐西土。
  由来闲气钟,乃在沂之浒。
  春风吹行幰,临流时怀古。
  山川吐奇秀,一门萃龙虎。
  想其垂髫时,弋钓或兹浦。
  陵谷递变更,故居夷禾黍。
  欲访通德里,白云满山坞。
  【注】高淑曾,字鲁如,今沂南县大庄镇人,清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大庄高氏,自明代即为望族,代有登榜人仕者。高淑曾的曾祖父即是载入明史的河南巡抚高名衡。高淑曾,任湖北常德府知府,后因祖荫赠封奉直大夫、江南六安州知州。
  管乐:即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人,春秋战国时期任齐国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乐毅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曾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伊吕:即周代的名相伊尹和吕尚。龙虎:龙、虎、狗三兄弟的缩语。《吴书》赞曰“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相,二子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南朝宋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品藻》中记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闲气:古谶纬之说,认为人皆受五行之气而生,得闲气者为臣。弋:用绳系在箭上射。兹浦:这里的水面。陵谷:高陵与深谷。夷禾黍:削平为田地。通德里:东汉末年大儒郑玄住的地方名通德里,此指诸葛亮故里。通德,即与“德”心心相通。
  诸葛城
  明•周京
  三分筹策已茫茫,鱼腹千秋战垒黄。
  马上欲寻卧龙处,空城斜日下牛羊。
  【注】作者周京,沂州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进士,曾任礼部清吏司主事。工诗,亦善书法,著有《金城集》。鱼腹。即鱼腹县,刘备托孤时改为永安县。战垒:指诸葛亮八阵图。黄:荒凉。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

阅读

相关地名

高淑曾
相关人物
管仲
相关人物
乐毅
相关人物
周京
相关人物
诸葛城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