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钩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74
颗粒名称: 芦山钩沉
分类号: K928.3
页数: 2
页码: 245-246
摘要: 孟良崮东南最高山头,还叫芦山大顶,又名大庵顶;西南方向树立纪念碑的第二高峰名为大崮顶。不过,由于孟良崮的名气太大,整个山系也就顺理成章地叫做孟良崮山系了。更可惜的是,由于孟良崮纪念碑建在了大窗顶上,游人错把大窗当孟良崮,不知芦山在何方。
关键词: 芦山 孟良崮

内容

沂南县西南部双推镇境内的孟良崮,在孟良崮山系中不算最高,但却因解放战争中的一场战役而名传海内外,永载史册。
  今天所谓的孟良崮山系,在解放战争前,地方史志和当地老百姓一直记呼为芦山,志书记作庐山或芦山、卢山。清康熙十一年《沂水县志•山川》记载:“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为卢山,葱蓿委长,望之如黛,其明秀与蒙山颉顽。〈水经〉所谓'卢山水所出也'”。今地名记作芦山。
  芦山之名最起码可以上溯到周代。《周礼•职方》记载,今沂南县境在周代属兖州,“庐水”为兖州九浸之一。
  《汉书》记载,文帝元年置城阳国,国统四县,即辖莒、东安、阳都、虑四县。庐繁体字作廬,虑的繁体字慮也有廬音。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阳王的弟弟刘豬为慮侯。
  明代亦称为芦山。今孟良崮东北角下书堂子村竹林庵遗址,有一明天启七年石碑,记载了高僧王翁在此修炼的经过。王翁始栖身于云蒙山万峰庵,后“又到芦山竹林庵八宝连环洞苦修三十余年”,“寿活一百单三岁”。
  清康熙年之前,芦山南设“卢阳社”。清代康熙十一年《沂水县志》记载,西南曰乐城乡,领社二十七,其一为卢阳社,但“卢山等社,今则亡矣。”
  今孟良崮东南最高山头,还叫芦山大顶,又名大庵顶;西南方向树立纪念碑的第二高峰名为大崮顶。不过,由于孟良崮的名气太大,整个山系也就顺理成章地叫做孟良崮山系了。更可惜的是,由于孟良崮纪念碑建在了大窗顶上,游人错把大窗当孟良崮,不知芦山在何方。
  (李遵刚)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遵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翁
相关人物
沂南县
相关地名
双推镇境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