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冢寻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70
颗粒名称: 古冢寻踪
分类号: K878.8
页数: 10
页码: 218-227
摘要: 阳都故城西部一里许,有一组东汉古墓群,历代传说叫“曹嵩冢”,即曹操父亲曹嵩的坟墓。墓冢遗墟前原立有一方中间带圆孔的画像石碑,和一块旗杆石。墓室三间皆为石砌。墓室中有一块刻有宫室日常生活的画像石,中室墓顶石板刻有花纹。千百年以来,“曹嵩冢”之名在民间流传,并散见于史志中。
关键词: 曹嵩冢 曹嵩其

内容

阳都故城西部一里许,有一组东汉古墓群,历代传说叫“曹嵩冢”,即曹操父亲曹嵩的坟墓。墓冢遗墟前原立有一方中间带圆孔的画像石碑,和一块旗杆石。墓室三间皆为石砌。墓室中有一块刻有宫室日常生活的画像石,中室墓顶石板刻有花纹。千百年以来,“曹嵩冢”之名在民间流传,并散见于史志中。北宋《太平御览》卷23“沂州沂水县”条记云:“魏曹嵩冢在县南一百二十五里。”但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魏书•地形志》都记述“曹嵩冢”在安徽谯城。
  要考证阳都故城这一千年遗墟的来历和真伪,还须从曹嵩其人的身世宦迹去寻找线索。
  一、曹嵩身世曹嵩,字巨高,宦官曹腾的养子。其养父曹腾从小入黄门,即当太监。因为曾陪伴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刘保读书,便得到后登基为皇帝的顺帝刘保的青睐,由黄门从官升迁为小黄门,又升迁中常侍。在宫内供事三十多年,小心翼翼,“历事四帝,未尝有过”。东汉后期的几代皇帝都很年幼,朝政交递被宦官和外戚操纵。公元147年,九岁的质帝刘绩被外戚梁冀毒死,曹腾参与策划立十五岁的刘志继皇帝位,以此功升迁为大长秋,封费亭侯,达到宦官官位的极点。
  宦官无子,身后谁嗣爵位?汉代大体有三种途径: 从同宗族中过继一个作为养子,或从异姓姻族中过继一个作为养子,也或收买一个孤儿作为养子。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他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三国志》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袁绍在《讨司空曹操檄》中,骂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乞丐携养”,分明是说是收养的乞儿。但《吴书》引郭颂《世说》认为,曹嵩是从夏侯氏过继来的。如果说是曹腾收养了乞儿做养子,或者如《吴书》是夏侯氏之后,都有好多疑点。曹腾的父亲曹节,至少有四个儿子,曹腾排名老四。在两汉三国时期,家族的观念是非常重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子嗣,那么就会从他的兄弟中过继一个儿子来承继自己的烟火。曹腾有三个哥哥或还有弟弟,因此,即使他因为职业上的原因,不能拥有自己的亲生骨肉,从兄弟中过继一个儿子来延续香火,应该并不是一件难事。偌大的家财及食邑之地,不留给曹姓的后人,而让给夏侯氏的后人,应该不太可能,这是疑点一。按照当时的礼教,本族之间是严格禁止通婚的。陈矫就曾经因为“出嗣舅氏而婚于本族”,而被“徐宣每非之,庭议其阕”(《三国志•魏书•陈矫传》裴松之注)。事情居然闹到了朝廷上,曹操也不得不为这件事情表态。这说明当时的礼教,对同族通婚这件事上的约束非常严格。而夏侯渊是曹操的内妹夫;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懋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渊的儿子夏侯衡是曹操的侄女婿;夏侯尚娶的也是曹氏宗女。即使曹操性再“佻易”,在徐宣庭议同族通婚之后,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毬,惹人争议。说曹嵩本夏侯氏之后,也难以站住脚。曹嵩的身世至今是个历史之谜。
  曹腾死,养子曹嵩嗣费亭侯爵位。在宦官集团的政治羽翼下,他官运亨通,官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和大司农,后至太尉。东汉后期的几代皇帝都很年幼,朝政交递被宦官和外戚操纵,宦官和外戚各自形成利益集团。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争夺权势,相互倾轧。同时,正统意识深厚的朝野士族大夫阶层鄙夷宦官,经常遭受宦官及其党羽的打击报复,甚至殃及宗族、亲眷、门生、故吏。外戚和朝野,对宦官集团的斗争也是激烈残酷的。这时,皇后的异母兄弟何进任大将军,外戚势力膨胀,政治斗争的形势不利于宦官集团。中平五年(188年)曹嵩被罢太尉,接任曹嵩继任太尉的樊陵,不到一个月又被排挤下来。下野的曹嵩,眼见政治漩涡四起,为全其身,全家离开京城洛阳,返回老家谯城。
  二、避难琅琊公元189年,灵帝刘宏死,十七岁的刘辩继皇帝位,何太后临朝听政,政治风云骤起。先是宦官集团为攫夺兵权,组建了京城八大禁卫军,太监出身的蹇硕为八大禁卫军的首领。八大将领除世代公卿出身的袁绍外,大都与宦官集团势力有关。朝廷皇宫要地均由宦官统领的兵马警备。外戚何进也针锋相对,派遣心腹四岀各州郡招募兵马,并联络京城的武职官吏,监察宦官及其党羽的不法行为,微恶严惩,密谋诛杀宦官。这时,各地的吏民平素愤恨宦官亲属及其党羽横行乡里,也纷纷报复泄恨。不久,何进借故处死了蹇硕,撤换了把守朝廷、皇宫禁门的宦官武装,由袁绍之弟袁术接替警备。何进意欲进一步向宦官集团开刀,但何太后执意不许。何进便打算,先征调并州董卓统领的羌胡骑兵驻扎京畿,以威胁临朝听政的姐姐何太后就范,再以自己招募的州郡兵马钳制董卓,然后挟制何太后下令制止董卓进京。董卓则心怀叵测,一得知何进有征调之意,便以清君侧杀宦官为号召迅速集结兵马,昼夜兼程飞奔洛阳。太后得悉事态严峻,全部罢免了领兵把守皇宫禁门的宦官。被罢免的宦官也再三求谒何进,有意服输认罪。何进见各州郡招募的兵马还未尽数汇集洛阳,又考虑下一步还要与朝廷显贵之间的角逐,便转移视线、移怨董卓。对宦官说:“天下汹汹,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诸君何不早各就国”(见《后汉书》卷六十九窦何列传),劝宦官放弃权力,离开京城,各回食邑之地。袁绍见何进变卦,再三劝何进当机立断,诛杀宦官。见何进不许,就推波助澜,矫大将军何进之令,号令各州郡捕杀宦官亲属及其党羽。接着,宦官集团诛杀何进,袁绍悉杀宦官。189年,董卓废黜刘辩,另立刘协,尽揽朝政。董卓的专横激起了东汉朝野的反对,地方牧首纷纷割据自立以图自保,遂酿成了大规模的内战。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关中混乱不已。
  《三国志•武帝纪第一》记载,“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珈”。这里所记的时间跨越好几年,为何未去封地而归谯城?何时离开京都?语焉不详。根据历史线索,可以作这样的推断: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曹嵩被罢免太尉,六年(189年)何进要求宦官“就国”。曹嵩在被罢太尉之职后,没有立即离开京城,他还在观望以图再起。及至得到了何进要求宦官“就国”的消息,知道宦官集团大势已去,才决计离开京城这一政治漩涡。费亭(在今河南永城县)虽属沛国,但离京城较近,京城政乱兵祸已波及到。到费亭“就国”也难以安生,为避乱计而选择了回老家沛国谯城。
  曹嵩什么时候避难琅琊?《后汉书•曹腾传》记载,“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德避乱琅琊。” 《三国志•武帝纪第一》记载,“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韦昭《吴书》还记载,曹嵩被袭杀时“辎重百余辆”。由此得知,曹操于中平六年(194年)冬十二月在陈留郡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起兵;谯虽属沛国,但相距己吾不远,曹嵩家财万贯,颇为富有,怕祸及自己,不肯相随;因此,与少子曹德离谯而奔琅琊。离开谯的时间应在曹操起兵前后。曹嵩为什么到琅琊?到琅琊哪一县?《三国志》没有交代,其他史籍也未见明确记载。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董卓之乱未波及琅琊,琅琊相对比较安定。这一历史之谜,时至今日,只能作这样的推测。另外,还有一条线索不可忽视:今阳都故城世代也叫“魏王城”,附近有些碑也涉及“魏王城”之名。清康熙年间重修“迎仙桥”《碑记》有语:“上有魏王敕封,载在志书。”清嘉庆十年仲冬月《重修观音殿记》碑文载:“沂邑之南,距城百里,旧有白玉庵,乃魏王城旧址也。”“魏王”何意?是魏姓之王,还是王被封魏地?乾隆年间进士刘绍武曾撰文《发干城魏王城》,认为发干城置于阳都城旧址即魏王城。道光年《沂水县志》沿用此说云:“阳都县故城在今沂州府沂水县,今在城南一百一十里沂河西岸。元魏沿刘宋之制于此置发干城,故土人呼曰魏王城。”元魏即北朝时拓跋氏开创的北魏,因至拓跋宏时推行汉化,改姓为元,后人称为元魏。但清末山东史地学家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又认为发干城在沂水县的其他地方,“县志谓发干城治阳都故城皆未确,今从〈一统志〉。”发干城在哪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但有两条不可否认,就是曹嵩在离阳都不远的地方被杀,和公元216年汉献帝刘协敕封曹操为魏王时追封曹嵩为魏太王。敕封虽在曹嵩被杀以后,当地老百姓以此称呼该城堡为魏王城当是可能的。若魏王城即是曹腾或嵩家的豪宅,曹嵩“避难”琅琊则就顺理成章了。三、曹嵩之死曹嵩死于避难琅琊之时,具体怎么死的,陈寿《三国志》记述很笼统,仅说“避难琅琊,为陶谦所害。” 《后汉书》记载得较为清楚:“初,曹操父嵩避难琅琊,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但在哪里“袭杀”不甚明了。
  司马光《资治通鉴》说,“前太尉曹嵩避难在琅琊,其子操令泰山太守应邵迎之。嵩辎重百余辆,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掩袭嵩于华、费间,杀之,并少子德。”其说以《后汉书》为基础,又详细了一些。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引了两种说法:
  一是郭颂的《世语》说:“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郭颂认为曹嵩在家中被杀,“嵩在泰山华县”即是说曹嵩“家”在华县境内,袭杀曹嵩是陶谦的主谋。
  二是韦昭《吴书》说:“太祖迎嵩,辎重百余辆。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韦昭认为曹嵩在离开琅琊去曹操处的路上,即在华县、费县之间被杀,袭杀是陶谦部属所为,非陶谦之意。
  以上两说,认定曹嵩为陶谦或其部属所杀,只是地点不同。《三国志》和《后汉书》都记载曹嵩“避难琅琊”,清人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今人赵俊臣《古华县辨》都考证,华县是兴平三年(196年)才由泰山郡划入琅琊的。因而,郭颂的《世语》说是否定的。
  四、曹嵩之葬东汉宦官虽很跋扈,但宦官一般出身于非读书仕宦的家庭,没有雄厚的社会基础,往往本人一死或失势,其子孙亲党也跟着垮台。曹腾子孙与此不同,宦官集团失势后,曹操并未随之倒台。曹操从幼就和官僚士大夫有密切的交往,官僚名士如桥玄、何颙、张邈、蔡邕等都和他关系密切。出身于四世五公宏庭的袁绍是一个不轻易接待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的高贵公子,曹操少时也与他交往。可见曹操少时并没有受到士大夫的排斥。反之,曹操少时的表现已经受到一些官僚名士的重视。如太尉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名士何颙见到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见《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董卓入驻洛阳后,曹操逃至陈留(今开封东南),聚兵反抗,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他在济北 (今山东长清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强地主武装,遂成为割据一方的强大势力。初平四年(193年)春,驻军鄄城,夏,驻军定陶。这年,曹操接其父曹嵩到驻军处,发生了曹嵩被杀事件。曹操年二十时,举孝廉为郎。孝廉,本为汉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父被杀,举孝廉而出仕的曹操,绝不能等闲视之。况且,天下大乱,牧守割据,相互吞并,已经开始,曹操以讨伐陶谦报父仇为名,大兴挞伐之师,接连攻下徐州十几个县城。陶谦退保郯县城(今山东郯城),曹操攻之不克,转而攻屠取虑(今江苏睢宁县西南)、睢陵(今江苏睢宁县)、夏丘(今安徽泗县)等县,直至兴平元年(194年)春,才自徐州返还。当年夏,曹操再次征伐陶谦,连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郡。至建安元年(196年),把汉献帝迁到许县,取得了挟天子以令天下之势。由曹操的发家史看出,曹嵩被杀时,曹操还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稳定的局势,将其父棺葬故里,仅可能草草收尸葬于尚离开不远的阳都城,再从长计议。
  从“曹嵩冢”残存的痕迹看,其规模和水平显然不是曹操势力鼎盛时期营建的,但也不可能是短期内所能竣工的。如此,可以作这样的推测:193年曹操第一次征伐陶谦时,将其父草草归葬于阳都。待到挟天子以令诸侯时(196年后),才又对坟莹进行了重新构建。所以,尽管后来曹嵩被追封为魏太王,而当时重新构建的墓冢,仅仅是呈现出普通贵族地主墓葬的气势和规模,维持着所谓“侯”的名分和场面,与谯城的“曹嵩冢” 的气势和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公元213年,曹操位进魏公,开始步入可他权势的鼎盛时期。他模拟奠基开国的帝王礼制,营建曹魏王朝的社稷宗庙。按传统礼制,必定要迁葬其父其祖。有可能这时将葬于异乡的父亲迁于家乡谯诚而厚葬。被袭杀而客死异乡葬于异乡,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由于曹操•为尊者讳,对原葬地缄默其口,因而史不再及。郦道元的《水经注》和《魏书•地理志》也就仅有谯城“曹嵩冢”的记述。
  阳都“曹嵩冢”在此间已一千八百多年,它淹没于荒野,除盗墓者无人问津,鲜为境外人所知。然而,它代表了当时政治斗争“党锢之乱”的尾声,和军事斗争“徐州之战”的开始,是东汉后期两大历史事件的见证。
  (李遵刚)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遵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曹腾
相关人物
蹇硕
相关人物
阳都故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