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都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66
颗粒名称: 阳都始末
分类号: K928.6
页数: 5
页码: 199-203
摘要: 对于古阳都城具体位置的认定,是清初沂水县进士刘绍武。刘绍武在《阳都城发干城》一文中,对公鼐《阳都辩》中“阳都在县境内无疑”的观点予以肯定,并对阳都城的地理位置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和精确的表述。经现在实地考证,在今沂南县砖埠镇孙家黄疃村北的沂河岸畔,有故城墙基露出地面,呈斜坡形,厚石砌成。在城墙以西的田园村庄内,先后发现许多汉代遗迹、遗物。有汉画像石刻、铜镜、剑、戈、盔甲、汉币、汉碑和秦砖汉瓦、陶器。可确定,阳都古城的确切位置,当在沂南县砖埠镇孙家黄疃村以北,任家庄、汪家庄村以南。古城池遗址东西和南北各约长800米,面积近7万平方米。
关键词: 古阳都城 历史考证

内容

阳,作为地名,最早的记载见于出土周鼎的铭文。近代研究《左传》的专家杨伯峻先生,在所著《春秋左传注》中说:“阳,国名,……姬姓。《周金文存》卷二59页有鼎铭云:'叔姬作阳伯旅鼎,永用。'……阳故城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南,此盖齐人逼迁其民而取其地。” 杨伯峻先生认为“阳”姬姓伯国。
  姬姓是周王室之姓。西周立国时,今山东一带,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族不类。武王灭商后,封姜尚于齐,封周公姬旦于鲁。今山东境内姬姓国仅有周公姬旦的封地鲁国。武王死后,东部的淮夷、徐夷同时叛乱。周公东征平定叛乱后,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在新占领的东方,开始实行大分封,“以蕃屏周”。据《荀子•效儒》记载,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阳”国的出现,当在此时,即立国在周成王三至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东征之时。
  西周的诸侯国的等级,传统说法认为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而从土地看,公、侯均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均五十里,实际是三个等级。阳国属于伯级之国,地方七十里,与后来阳都县的范围基本吻合。
  阳,作为地名,明确的记载见于《春秋》。《春秋•闵公二年》有这样的记载:“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二年”即“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春”是春季;“王”是中央政府,是周朝;“正月”是周朝所行月令的正月。汉武帝以前,正月所在的月份并不固定,每一次改朝换代,帝王易姓,天子为了表示“受命于天”,就要“改正朔”。周代,以现在阴历的十一月作正月为岁首。由此可知,阳国从分封立国,到被齐人吞并,存在了500多年。
  齐国吞并阳国后,改国为邑,名阳都。“都”是齐国的一级地方组织。《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有文:“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阳,作为“国”不存在了,但城邑还在,并且城邑曾“有宗庙先君之主”,所以称为“阳都”,即阳都城。称为阳都应是从“齐人迁阳”(公元前660年)开始的。
  阳都县之称,开始于秦朝的郡县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天下,设三十六部,郡下辖县,阳都县归属于琅琊郡。秦设三十六郡时,琅琊郡治在琅琊台山下越王之故都琅琊城(今胶南市琅琊镇)。至此,阳都作为齐国的城邑存在了440年。
  西汉时,阳都隶属于兖州部的城阳郡。《山东通志•封建篇》载:“阳都侯丁复……侯七千八百户,阳都县属城阳郡。”汉文帝刘恒二年(公元前178年),刘章“以诛诸吕有功,乃割齐郡封之为城阳王。都莒,领莒、阳都、东安、虑四县”,城阳郡改城阳国,阳都隶属城阳国,直至王莽废城阳国。
  东汉时,将隶属于城阳国诸县划给徐州部琅琊国,从此,阳都隶属琅琊。西汉初,刘邦封其长子刘肥为齐王,尽予齐之旧地,琅琊始成为齐王国所辖的一个郡, 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琅琊郡仍为齐地七郡之一。高后七年(前181年),以齐之琅琊郡封刘泽为琅琊王,治所在琅琊城(今胶南市琅琊镇)。后来郡治移至东武 (今诸城)。东汉,郡国并行,明帝永平五年(62年),刘京封琅琊王,琅琊郡改琅琊国,国都由东武迁至莒城。章帝建初五年(80年),刘京又由莒城迁都于开阳 (今临沂城北),北魏时移治即丘(今临沂城东南)。三国时琅琊改国为郡,两晋时期,琅琊改郡为国,都以开阳为都。刘裕灭东晋,建立南朝宋政权,琅琊又改国为郡。东汉以来,琅琊不论称国还是称郡,阳都县都属于琅琊所辖。汉景帝刘启二年(前155年)时,户数已增至一万七千,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县。阳都县在汉代的疆域范围,西部包括今双推镇的盆泉村(古称蚡泉),根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北疆在今沂水县姚家店子以南,其东南部大于今沂南县。东汉末泰山郡太守应劭《风俗通》记载,“根牟氏,出自东夷根夷小国,在琅琊阳都县之牟乡。”《后汉书•志第二十一郡国三》记载,“阳都,故属城阳。有牟台。”清初顾祖禹的地理著作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五莒州沂水县》载:“牟乡,在县东南”。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标记,根牟在今莒县的大店附近,说明这里在汉代曾是阳都县的东部地区。阳都县的疆域范围,大体和今沂南县境相似,只是东部应向东延伸,包括了今莒县和莒南县的一些地方。对阳都县的最晚记载见于《资治通鉴》,其中“卷第一百晋纪二十二”记载:东晋司马聃永和十二年(356年),徐州刺史荀羡攻克屯守阳都的阳都侯王醪,“会霖雨,城坏,获腾,斩之。”此后,文献中就不见有阳都县的记载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释阳都时认为,荀羡攻克阳都不久县即废。此后,沂河泛滥,又冲垮了阳都城,阳都县及阳都城都不复存在了。在阳都故城遗址上发现的文化遗物,其时代包括龙山文化、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但以汉代为主。汉代文化遗存的形式主要见之于建筑遗迹、墓葬及其文化遗物。两晋时期的遗物发现较少,几乎空白。这与文献记载阳都城的兴盛和消失也是相吻合的。
  最早记述阳都位置的,当数五世纪末、六世纪初的著名地理学家北魏人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水经注》记载:“沂水经东安县故城东,又南,桑泉水入之…… 又南,经阳都县故城东,县故阳国也。……沂水又南,与蒙山水合,水出蒙山之阴,东流经阳都县南,东注沂水。”郦道元的父亲郦范在北魏太和(477一499年)间任青州刺史,郦道元随居青州,曾遍游沂地,踏勘水系。这时,阳都被废仅一百余年,城邑故迹尚未泯灭,他的记述是最权威的。
  对于古阳都城具体位置的考证,始见于明代。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年)蒙阴籍学者公鼐曾撰文《阳都辩》,以自然地理环境为标志,对阳都城进行了比较详实地考证,认为“蒙山以东,葛沟以北,皆县界也”,“葛沟在两界之间,且诸葛之名并非无因而起也”,“阳都在县境内无疑”。但公鼐《阳都辩》文,主要是针对“后世求阳都而不得,遂以沂州为孔明故里”的现象,辨析阳都城的归属,对阳都城位置的表述并不比郦道元的《水经注》更确切。
  对于古阳都城具体位置的认定,是清初沂水县进士刘绍武。刘绍武在《阳都城发干城》一文中,对公鼐《阳都辩》中“阳都在县境内无疑”的观点予以肯定,并对阳都城的地理位置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和精确的表述。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对古阳都城的确切位置作了详细记述:“邑南河阳村南十余里,沂河西岸半里许,桑泉水(即今汶河)南五里黄疃庄,阳都故城址犹在。” 《沂水县志•舆地篇》在记述铁山时,也旁及到阳都城,明确记载为:“铁山,县南百二十五里,东抵沂岸,南为古阳都城。”铁山,即今沂南县砖埠镇铁山子村后的铁山。经现在实地考证,在今沂南县砖埠镇孙家黄疃村北的沂河岸畔,有故城墙基露出地面,呈斜坡形,厚石砌成。在城墙以西的田园村庄内,先后发现许多汉代遗迹、遗物。有汉画像石刻、铜镜、剑、戈、盔甲、汉币、汉碑和秦砖汉瓦、陶器。可确定,阳都古城的确切位置,当在沂南县砖埠镇孙家黄疃村以北,任家庄、汪家庄村以南。古城池遗址东西和南北各约长800米,面积近7万平方米。
  (李遵刚)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遵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伯峻
相关人物
郦道元
相关人物
郦范
相关人物
公鼐
相关人物
刘绍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