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母亲王换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63
颗粒名称: 沂蒙母亲王换于
分类号: K828.7
页数: 8
页码: 178-185
摘要: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岸堤、常山一带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中共山东分局(省委前身)、八路军山东纵队领导机关都曾驻扎在这里。那时,当地人民在保护机关、救助伤员、慰劳军队、抚育革命后代等一系列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王换于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
关键词: 王换于 岸堤镇 沂蒙母亲

内容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岸堤、常山一带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中共山东分局(省委前身)、八路军山东纵队领导机关都曾驻扎在这里。那时,当地人民在保护机关、救助伤员、慰劳军队、抚育革命后代等一系列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王换于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
  王换于出生在岸堤镇圈里村,19岁嫁给马牧池乡东辛庄村的于潘。旧社会穷人受剥削受压迫,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1938年秋有一天,她去圈里娘家借粮。这时路上来了两个姑娘,后来才知道一个姓闫、一个姓黄,是来开辟根据地的“八路军”。她们来到年过半百的王换于跟前,和她拉起家常呱,讲了 “共产党” “八路军” 一些词儿,觉得怪亲切的。也就说了自己受穷受压迫的往事。一直和她们啦到过晌,忘记了肚子饿。下午,她把两个姑娘领到了自己的家里。
  这年腊月,王换于加入了共产党,成为这一带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这时党组织尚未公开,开会的时间都是选择在夜里,地点选择在野坡里。王换于的丈夫把她夜间开会误认为是老不正经。一天中午,于潘把她围在磨沟里,一手薅住她的头发,一手攥拳朝她身上猛打,叫她“改邪归正”。王换于强忍着疼痛和谩骂,始终没有暴露党员身份,并坚信总有一天他能理解自己。
  1939年,日寇进行夏季“扫荡”时,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领导徐向前、朱瑞等同志来到东辛庄。不久,大众日报社的部分工作人员也迁到王换于家。从那时起,王换于还相继认识了黎玉、马保三、王建安、胡奇才、除若克、刘锦如、陈沂、马楠、王辩、王寅、辛锐等许多首长和同志,并与他们结下深厚的情谊。
  还是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机关刚刚迁来的时候,首长和同志们有一批孩子急需照顾。大的七八岁,小的刚出生,一共27个,原来由徐向前司令员的爱人照料着。机关上的女同志也都忙于抗战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照料。王换于看到孩子们被磕打得精瘦,就向首长建议:“这样下去不行,得给孩子找奶母,分散喂养,那样既能把孩子养好,打起仗来也好掩护。”首长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
  王换于有两男两女,抚养孩子是有经验的。山村里穷,没有细粮滋补,孩子主要靠吃奶。她就围着周围的村子挨家挨户地打听,谁家的孩子夭亡了,就动员她们不要把奶退回去,把吃奶的孩子送给她抚养。稍大一点的,就送给可靠的人家照料。这样,27个孩子都被安排下去。从此,她不论到哪里开展工作,总忘不了到户里去看看寄养在那里的孩子。一次她到西辛庄一户看望烈士爱人刘仕铁的孩子,见抚养孩子的人家没有奶,孩子瘦得不像样子,一阵心酸,就把孩子抱到自己家里。她对二儿媳妇说:“您二嫂,你拉巴着这个孩子吧。这是烈士的后代!让他吃奶,让咱的孩子吃粗的。咱们的孩子就是磕打死了你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根了。”二儿子于学荣也是党员,不用说就想得通。后来她二儿媳妇的头两个孩子都没成活,可她给机关里代养的孩子一个也没受到损失。除了刘仕铁的孩子外,王换于家还抚养过罗荣桓的女儿罗琳,陈沂与马楠夫妇的孩子陈小聪等。
  有一次,听说鬼子要过大梨峪,王换于立刻跑到那里,通知抚养机关孩子的妇女带着孩子赶快转移到外村亲戚家。刚想转移,敌人就来了,强派这家漫柿子。王换于看脱不开身就抢上去说:“我会。”她就成了这家的主妇,把柿子倒进锅里,点上炉子……经过一番周旋,摆脱了一场危险。
  尽管那个时期的形势异常紧张,但由于王换于安排得周全,加上各户高度负责,27个孩子一个也没出过差' 错。
  王换于工作大胆泼辣,责任心强,各项任务完成得有声有色,贏得了上级领导的信任和广大群众的拥护,她于1940年4月被选举为沂水九区艾山乡副乡长,成为我县农村妇女中第一批被选到领导岗位上的干部之一。当时这一带曾流传这样一首歌谣:“九区艾山乡,有位女乡长,女乡长于大娘,为革命日夜工作忙,对同志如兄妹,对伤员如眼睛,爱兵如爱子呀,我的于大娘1940年夏天,山东省各界代表联合会在青驼召开。会上选举成立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即省政府前身),还成立了全省的各群众团体组织。这次会议,在山东抗战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后出版了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全书共20多万字,收集了所有在大会上作报告的领导人的讲话稿,登载了山东省的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所有领导成员名单。由于当时纸张、印刷材料的限制,印数很少。据说,只少数首长有这本书。
  在日寇发动对沂蒙山区大“扫荡”的紧急关头,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同志把这本书交给了王换于。他语重心长地对王换于说:“换于同志,根据地的许多干部和战士都曾得到您的帮助和掩护,您为抗日斗争做了大量工作,同志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现在我把这本书交给您收藏,这要比掩护一个战士或干部还重要得多。咱们全山东所有抗日领导机构和干部名单都在上面,要是落到敌人手里,将对我们造成极大损失。您要千方百计把这本书保存好,等战争胜利了我们再来取。” 王换于双手接过书,心里却沉甸甸的。抬眼看看马副参议长十分放心的样子,她更加坚定了信心。
  在东辛庄,曾有许多首长和同志在群众的掩护下脱过险。村子里在隔河靠山的隐蔽处挖了许多山洞子。王换于家在鸡太冤上挖了3个,家中的东屋也挖了1个。她把这本书当成心肝宝贝,用一块印花土棉布包好,收藏在自己挖好的山洞里,等待胜利的消息。
  1947年冬季的一天中午,国民党还乡团到解放区烧杀掳掠。王换于得到消息就带上这本书准备转移。突然一伙匪徒闯进家门来,直冲王换于来了。匪徒们晃动着刺刀,恶狠狠地说:“你叫王换于吗?听说你给八路军藏过东西。现在还有什么?快交出来!”
  王换于说:“俺是个大老粗,听不懂你们的话。过去打鬼子的,到俺家不过是喝水、吃饭,俺没见过什么东西。”
  一个匪徒劈头带脸打了王换于两个耳光,把刺刀架在她的脖子上威胁说:“你这个老东西装糊涂!今天要是不交出来,就要你的命!”
  王换于说:“我今年60岁了,死也不算少死。你们愿意要我这条老命就拿去吧!”她装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扑通扑通地跳,书就掖在棉裤腰里。
  敌人威胁了一通,没有结果,就把注意力转移到王换于身上,一个匪徒走上来,刚要动手,王换于就大声骂道:“你这个混帐东西,想干什么?我老嬷嬷子,过去日本鬼子都没把我怎么样,你想怎么着?你有没有爹娘?你是不是爹娘拉巴的?你是不是中国人?嗯?你难道连个畜牲都不如!”她这一招真还有效,只见那个匪徒缩了手,脸红到脖子根。
  可是冷不防背后一个匪徒劈腰捣了王换于一枪托子,疼得她猛一收腹,书本一下滑进裤筒里,双腿缠着带子,反倒更保险了。王换于顾不得腰疼,故意提高嗓门说:“你们不用打,也不用翻,我自己脱下衣裳叫你们看看。你们哪一个不是你娘养的,就尽管睁开狗眼,可别闭上……”说着,她解开大襟扣子,露出半个肩膀,接着又做岀解裤腰带的样子。匪徒们见她这样子, 也不便在60岁的老嬷嬷面前出丑,就灰溜溜地走了。书就这样保存下来了。
  1978年,王换于把书交给沂南县有关领导部门,后来被征集到山东省档案馆,填补了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代表联合大会的资料空白。她受到了县委的表扬和奖励。
  1941年11月,日寇开始对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一天下午,依汶村的王洪山推着独轮车把一名伤员送到王换于家。
  伤员的伤势真是不轻,浑身血肉模糊。他的脸色难看,神志不清,只剩下一口气了,王换于怀着一丝希望,像喂孩子一样把他揽在怀里,用胳膊托着头,叫老伴用火镰(过去农村打火用的小钢片)慢慢地撬开牙齿,叫大闺女淑琴用汤匙将红糖茶水送进嘴里。
  经过抢救,伤员终于睁开了眼睛。他的嘴唇微微动了两下,叫了声:“于大娘……”,王换于听着声音有点熟,就问:“你是……”伤员答道:“毕-铁-华……” 王换于一听这名字,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眼泪就掉下来。
  那是1939年初冬,大众日报社从牛王庙迁到王换于家。铁华这小伙子在报社发行科工作。他模样俊俏,心眼机灵,手脚勤快,常常帮王换于家挑水、扫院子……有时和王换于家的那些孩子玩笑打闹,实在讨人喜欢。1940年3月孙祖战斗后,大众日报社迁走了,听说铁华被分配到依汶搞采购工作,可是一直没有见面。没想到一年半后他会伤成这个样子。经过3天3夜的抢救,铁华终于脱离了危险。他向王换于叙述了被敌人伤害的经过。原来全身的烂肉是被敌人用香烧的,一位好心的老大爷把他救出后,他找到王洪山,才送到王换于家的。
  40多天后,铁华恢复了健康,他决定重返工作岗位。
  王换于同志,一生坎坷,曾错误地被开除过党籍,但她一直坚持着共产主义信念。不论是在党的怀抱里,还是遭受不公正处理的时候,她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默默地为党工作。“文革”期间,她有一次去北京探亲,有一些曾与她相识的老干部被错误地免职或开除党籍,流露出报怨情绪,甚至产生了不应有的念头。王换于把自己的遭遇埋在心底,像战争年代那样,勉励他们坚信我们的党是一个好党,不愉快的事情总会过去,表现出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换于的党籍得到了恢复,她的事迹得到了褒扬。此时,一些老干部相继离休,有机会前来探望这位为革命做出贡献的百岁老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胡奇才,原上海市市委副书记陈沂,当年山东省妇救总会执行常委、组织部长刘锦如,原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于政辉,原青岛市政协副主席王寅,原广东省珠江航运公司党委书记白铁华(原姓毕),原大众日报社的马楠、安然、姜丕元、吉伟志,当年“姐妹剧团”的潘彩芹、张伟强、张令仪、林伯、倪振华、张正等同志都来看望过她。
  党和政府从政治上、生活上都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山东省妇联、临沂地区妇联、临沂地区科协、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地区分行、沂南县妇联联合扶贫工作组,特意进驻了王换于老人所在的东辛庄村,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山东省吕剧团还将王换于的事迹搬上了舞台。
  王换于是政协沂南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她于1990年12月逝世,终年103岁。中共沂南县委、沂南县人民政府为她隆重地举行了追悼大会,参加追悼会的有地、县、乡、村各级领导,山东省妇联、临沂地区妇联、沂南县委、沂南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妇联、县民政局、马牧池乡政府敬献了花圈。
  她的事迹,是沂蒙山区人民的骄傲;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四化”建设的征途中奋勇前进!
  (文史办整理)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

阅读

相关地名

王换于
相关人物
胡奇才
相关人物
陈沂
相关人物
刘锦如
相关人物
于政辉
相关人物
白铁华
相关人物
岸堤镇
相关地名
圈里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