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12262 |
颗粒名称: | 一门三方为冠盖——诸葛亮及族人 |
分类号: | K236.2 |
页数: | 26 |
页码: | 152-177 |
摘要: | 从刘裕建立的刘宋朝开始,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期间及此后诸葛氏家族又有不少成员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仅临沂市出土的几件北朝造像碑和一座隋碑中,就记载了不少从政或从军的诸葛氏族人。如都督诸葛子恒、诸葛世龙,别将诸葛刹那,统军诸葛象,主簿诸葛荣叔等。琅琊阳都是诸葛姓氏的起源地和发祥地,阳都诸葛氏是一个以崇尚儒学而又不皓首穷经、积极入世而又不阿谀逢迎为传统的家族。自汉末、三国至两晋,其家族在政界和军界任职者代不乏人。 |
关键词: | 诸葛亮 诸葛氏 |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